•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温朵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第二小学    温朵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教会孩子们演唱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之外,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思想健康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处于成长的阶段,为人处世方面相对于之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思想上更加需要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信任与尊重,自信心对于他们来说是必要的,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总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是不会有成功的事业的。但是这对于还尚未真正成熟的性格特点来说,自身的压力远远不能顺应思想的发展,所以,在这个时期很多孩子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就谈一谈我是在音乐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思想健康教育的:

    一、在歌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上音乐课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不爱发言,不爱表现自己,胆子特别的小,怕自己唱错歌曲了,别的同学们会笑话自己,于是针对这种状况,我就鼓励他们,经常让他们到前面大胆的表演,就是表演的不好,也让同学们给予掌声,慢慢的借助音乐课的教学与学习心理环境完成渗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而音乐课上的学习环境是轻松愉快的,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在感受音乐带给自身的热烈气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亲近自己周围的人。慢慢的这些学生进步快、变得比以前活泼、开朗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去满足他呢?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强、自信,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多么好的心里教育呀。

    二、在律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是学生们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保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孩子们去探求新鲜事物的引力,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设置了一些与音乐课相关的故事、游戏、律动等,让学生们通过这些,来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同时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如在学习节奏时,把全音符节奏的比作妈妈吃了四个苹果,四分音符节奏比作爸爸吃了一个苹果,二音符节奏比作哥哥吃了两个苹果。老师讲“同学们!我们班级里来了一位客人,妈妈来了,这时全班同学就拍打四下, “哒哒哒哒”这一节奏,边拍边读节奏,老师讲,爸爸又来了,这是同学们拍一下手“哒”,那么哥哥一会也来了,我们应该拍击几下手呀,同学们一起拍了两次手“哒哒”,这三种节奏由三组同学同时拍打,这种在走走、拍拍、讲讲、玩玩中使三种节奏合在一起很快地掌握了。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么?平时你们都应该在家怎么做才能减少爸爸妈妈的负担呢,这时候孩子们就很踊跃的回答问题,不和爸爸妈妈顶嘴,有礼貌,多做家务活,孝敬老人,做一个好的少先队员,学生们即学会了音乐知识,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一举两得么。

    三、在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重要手段。

    我设计了一些欣赏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欣赏《国歌》《放牛郎》的音乐欣赏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梦幻曲》《荡秋千》《阳光牵着我的手》等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心里健康教育。注意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旋律、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等的统一、和谐、均衡和饱满的和声效果。

    好听的歌曲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涨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多听一些欣赏民间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会也提高孩子们音乐素养,因为音符愉悦的音乐,对周围的噪音有减弱作用,让我们的学生一天都拥有好的心情。在成长中增进对校园的感情,在成熟中同时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在音乐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克服困难努力的去学习知识,为建设祖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教材为主要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点击次数:142  发布日期:2018/12/2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