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素质教育 于翔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素质教育

    ◎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于   翔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它学科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可实践性、实用性和创造性,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这种现代教育技术将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利用计算机教学,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利用计算机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这种创  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完WORD编辑文档的使用学习后,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份小报作品,学生对这些原本看来属于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工作充满了好奇,也产生了要用自己的能力尝试制作的渴望,所以学生兴趣盎然,主动积极参与,完成后我一一检查,发现全班小报作品无一雷同。学生们凭借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制作出了一份份好作品。在我表扬了几幅想象力丰富的作品之后,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利用计算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反映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过去的教学实践人们注重的是大量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练习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与学生自己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探索知识所得到的愉悦心情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信息技术教学就应摒弃传统学科中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探究式交流,逐步实现教学结果的作品化。学生学习结果作品化的过程,是一个在任务驱动下的创作实践过程,学生注重的是自己的创作的结果,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创作过程,因而在学生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师生目标是高度一致,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利用计算机教学,有利于文化素质和智力素质的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获得感知、理解、保持、应用的过程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相互作用的过程。有的学生获得知识是从认识开始进而产生情感。一个优秀的课件则是首先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能集中注意去获得认识,并做出相应的行动,反过来又加深情感。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激发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个优秀的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远比“口授十板书”的单调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置身信息化社会之中,深感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列宁说过,“竞争是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精神”。我们鼓励学生竞争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进取心、能力、特长为出发点的。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自主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目前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优秀CAI课件的开发和利用,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发现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努力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相结合,为学生营造生动、自主、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不断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点击次数:59  发布日期:2018/10/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