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依托“六读”策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李小莉

    依托“六读”策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一小学   李小莉

    摘   要: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能力的培养路径无疑在于量大质高的阅读实践。传统语文教学阅读模式一般是单篇阅读,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通常是固有化、模式化、单一化地讲解,再辅之以大量做题,无法真正有效培养学生地阅读思考能力。无疑新课标、部编新教材的实施,给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更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积累”,不断“获得”。

    关键词:“六读”策略;有效提升;阅读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得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能力的培养路径无疑在于量大质高的阅读实践。传统语文教学阅读模式一般是单篇阅读,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通常是固有化、模式化、单一化地讲解,再辅之以大量做题,无法真正有效培养学生地阅读思考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光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二十几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积累”,不断“获得”。那么,在通编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该如何促读?在此,笔者略谈几点实践思考。

    一、保证时间落实“读”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们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要求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家庭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身边要有一本课外书,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我们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学生可以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

    二、推荐读物主题“读”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自制能力差,加之有些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知识面狭窄,往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无所适从。作为教师,我们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只能窥一斑而未见全貌,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三、改善阅读环境保障“读”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光是语文老师的事,而应由整个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环境。作为老师,我们时时启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利用教室布置张贴班级阅读的标语、格言,开辟“读写园地”;作为学校,我们努力地开放图书室、阅览室,让学生有一个静心读书的好去处。在家庭中,我们要求学生读书有一张专用的小桌子。我们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看书时应轻声勿打扰,让学生静心地读,美美地读;更不能在隔壁房间玩麻将、打牌等,最好是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一起读书看报,这方面也是我们评选优秀家长的条件之一。

    四、介绍方法引导“读”

    实验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有的只凭兴趣;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我们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利用每周的阅读教学课,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二是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三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

    五、开展活动强化“读”

    开展读书会。利用班队课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从课外读物中看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或者以分角色化装表演的方式讲故事,使活动趣味无穷。“佳作欣赏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或教师提供音像片欣赏,或师生配乐读。这种音像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佳作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欲望。我们还开展 “读书心得会”与习作讲评、阅读教学相结合,这样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心得”多了,“体会”深了,阅读的能力也自然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也随之进一步强化。

    六、落实检查深化“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建立读书报告制度。利用每周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这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如何将阅读落到实处,如何减轻教师在阅读中的工作量,让学生真正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无疑新课标、部编新教材的实施,给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更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走处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还有许多的观念需要转变,大量的校本化阅读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许多的阅读教学知道策略需要我们去探究,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会从中收获累累硕果。


    点击次数:161  发布日期:2018/7/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