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东:中职语文教学“四改”
中职语文教学“四改”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职业技术学校 康有东
语文课作为中职学校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是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基础,应注重对学生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写作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美借鉴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但是,许多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基本上套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中职语文的教育特点,导致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形式和手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此,必须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改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教育性和职业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性。为了发扬语文课程的传统教育功能,强化中职语文的职业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近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现代课程发展观和新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在新的语文课程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是所有教育教学因素共同指向的目标。一切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处处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在现代语文教育中的真实体现。
2.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为本位”已成为职业教育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旗帜性口号。语文教材的设计既要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体系和知识内在的规律,保证教学秩序与教育质量,又必须顾及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综合职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3.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就是从岗位需要出发,分析不同岗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诸方面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定位。为此,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定位也要从岗位分析出发,改变“学科本位”“学科中心”的倾向,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做法。
改教材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我们仍是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在阅读教学中,其实对学生而言,多学一篇课文,少学一篇课文没有实质意义的区别。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大规模地缩小阅读教学的比例,打乱原有课文呈现顺序,以学生日常生活以及未来生活中必须懂得的基本语文知识为主线编写教材,做到每个学习单元便是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各单元阅读教学以此课题为阅读中心,借助于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阅读手段,进行扩散性阅读,开展研究性阅读,真正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兴趣。
1.阅读教学
例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确立一些阅读探究的主题:如写景抒情篇(《家园落日》、《月是故乡明》)、古代诗词篇(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杜甫《蜀相》)、中国现代诗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致橡树》)、古典文学篇(《论语》五则、《青玉案.元夕》)、小说篇(《老妪》、《理想的破灭》)等等为主要阅读材料,其余材料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获得为主。按以上的设想编写教材,其课文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前后联系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篇课文,而是将课文作为引子,拓展阅读和研究。这样的阅读教学质量一定会超出于传统的阅读教学。
2.作文教学
在职教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大胆抛开传统的写作理论,以实用文写作为主线,将实用文写作纳入到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去,增加写作课时间,在实用文写作实践中有机地贯彻写作理论,而不是重复初中已接触过的写作理论,使学生通过写作课训练真正学会使用常见的写作文体。
职教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文写作,除了要包括现有教材中的内容,如广西专用版教材中的便条、单据、启事、海报、计划、总结、书信、求职信外,还要有常用的请示、报告、广告词、说明书、简报、新闻、演讲词、读后感、观后感、、申请书、会议记录、会议纪要、通知与通报、贺电、贺信、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讣告、悼词、唁电、请柬、聘书、协议书、合同书、述职报告、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毕业论文等。
3.口语训练
目前,职教语文教材大多能把口语教学当成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个环节,但是,口语训练体系并不完善,内容并不完整,训练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充其量只是简单地涉及。这样的结果是使口语表达基础本身就不牢固的职中生在两年的语文学习后大多难以应付求职面试。因此笔者认为:口语教学应走出随意性教学的误区,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展系统的、实在的、有用的口语训练。
在广西专用版教材中,口语训练仅为10项,即倾听、普通话朗读、介绍、交谈、复述、劝说、拒绝、演讲、即席发言、应聘,这些内容是相对割裂的。本人认为,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应从语文教学的附属地位变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至少应有2节课的口语训练时间,一个学期合计应有12节课的训练量。这样,在职高阶段可以达到48课时的训练量,与写作训练相同,使得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比例达到4∶2∶2。
在此基础上,介绍口语常识、交际忌讳,再从接听电话、接待来客、说服他人、恭维批评、推荐展示、谈判、庆典、剪彩礼仪、辩论等不同角度开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就业成才打好基础。
改教法
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繁荣之势。在此国情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各门专业课程相继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应势而生。其中项目教学法是各职业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它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心大力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的一个主要的教学方法,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
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式并无统一标准,它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项目执行者的情况而定,大体而言,可以将教学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下转第39页)(上接第37页)价。项目教学法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落到了实处,从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向讨论的、研究的方式过渡。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把过去比较多地注重教师的传授逐步转移到了更加注重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研究上。如把阅读教学、专题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当做一个个项目,从而引用项目教学,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方法。
改评价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多种课程评价模式,如泰勒的目标达成模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模式以及鉴赏评价模式等,这对于改变以往课程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对象狭窄、评价主体局限,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简单化、唯量化等倾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课程的评价重心要转移到学生,一切评价只有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才会有意义。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应做如下的转变:
1.评价形式从原来的单一评价转向多重评价。如从考试形式上,要既有笔试又有口试,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
2.评价方式从总结性评价转向加强过程性评价。如把期末的考试与平时的考查和练习相结合,把平时的作文、练习等列为考评内容,以此来降低期末考试所占的比重。
3.从重视量的评价转向注重质的评价。如要突出对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查,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注意考核学生的分析辩论能力。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在职业类学校中,文化基础课同样不能忽视。但语文课如何走出沉闷、低迷的状态,摆脱耗时、低效的局面,紧扣社会发展的脉搏,真正发挥其作用,还有待继续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