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直观的含义及培养 肖宣月
几何直观的含义及培养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肖宣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几何直观”这一核心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也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热点话题。只有深刻理解把握了几何直观的含义,才能在教学中落实几何直观。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及做法。
一、什么是几何直观?
《课标》描述:“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现象: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无果,也想不到画一画图,理解了题意之后,再尝试算一算,从而寻找到解题办法。
因此,几何直观首先表现为一种意识:就是面对数学问题时能想到画图来帮助思考;其次表现为一种能力,就是能掌握一定的画图技巧,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来,并借助图形进行思考和分析;再次,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想画图、会画图了,还要主动地、经常性地运用,逐步形成一种遇到数学问题主动站到直观层面去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课标》中对几何直观价值的描述:“①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②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解读以上两句话,可以把几何直观的价值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直观理解的价值。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的文字描述是:“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大多数学生可能难解其意。但如果教师在三角形里作出了高,学生看到了图就会说“原来就是这样的线段”。即便是理解了三角形高的定义,但在脑中储存的知识,不是那定义,而是那图形。可见,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
(二)创造性发现的价值。 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驶全程的75%,还有50千米。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画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见:还剩下的50千米相当于全程的(1-75%),所以已经行驶了50÷(1-75%)×75%=150(千米)。这只是常规解题思路,如果画图的时候仔细琢磨一下:表示行驶路程的线段和还剩路程的线段有什么长短关系?就可以从整体上直接把握住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行驶路程正好是还剩路程的3倍!直接用50×3=150(千米)的创造性方法来解决。借助图形去思考,能促进学生观察和分析 ,有利于更直接地发现新的结论或方法 。
(三)解决问题的价值: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例: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小林都是排第5个,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用几何直观表达出来就是:
△△△△ ○ △△△△
看到直观图,不仅问题迎刃而解,学生还能进一步地理解到为什么这样做。
三、教学中怎样培学生的几何直观 ?
(一) 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几何直观意识
培养几何直观,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几何直观意识,遇到抽象、理性的数学问题时能想到用直观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要经常在教学中示范画图,有意识地让学生尝到、看到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甜头,从而真切地感受几何直观的价值,逐步形成应用几何直观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
1. 让学生掌握结合题意画直观图的方法与技巧,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图形是几何的灵魂,作图、识图是学习几何最基本的素养。只有会用图来描述数学问题了,才有可能据此进行数学思考。这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关键。
其一、在低年级实施“实物图→示意图(直条图)→线段图”的过渡递进,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半抽象再到抽象的画图过程,逐步形成画图技巧。
其二、在中年级,引导学生掌握画示意图和线段图的要点及技巧。(1)知道画直观图时画草图即可,可以不必用尺子、圆规等工具。(2)图中不同几何元素间的长短大小关系要符合题目的量量关系,便于分析和思考。(3)加强教师的亲自示范,并对学生的直观图进行矫正、补充。(4)在班里营造氛围,同桌之间互相纠正评比,从而提高画图技巧。
2. 加强操作,加深理解,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小学生由于认知规律还偏于感性认识,容易接受一些感性经验。所以,选择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操作和实验,能调动多种感官,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3. 以形助数,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数与形结合,可以使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画直观图来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启迪思路,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例如: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计算问题:+++=?
由于计算的繁难,提醒学生联系“认识分数”的过程,
通过画图来表征问题:
借助直观图,学生很快想到把加法转化为减法进行计算,体会到几何直观的思维魅力,同时也感受了极限思想:越往下分,结果越接近1。
4.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适时展示呈现,深化几何直观能力 。
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给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几何形象,呈现图形的演变过程,扩大视角以外,也多了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等分的份数越多,学生就难以操作了。拼成的图形接近什么图形?也只能想象。学生猜想后,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及时进行动态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多媒体技术给了学生强大的视觉冲击,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学生难以拼补的图形,发挥了启迪思考路径,提升思维能力这一功能,也有机渗透了极限思想。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是一项长期而贴切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要强化几何直观意识,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蔡宏圣.《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 《课程.教材.教法》20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