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窦艳娜
立足学生主体地位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南街小学 窦艳娜
所谓“有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有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需要语文教师遵循科学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从而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宽松的教学环境事实现课堂有效的基石
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由、轻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中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好知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例如,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利用音乐等手段,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全身心的放松,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把学生逐步引入到学习的深处去,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下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有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讲解《春晓》一课时,我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朗读,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那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学生再读出“天渐渐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让其他学生趴在课桌上做睡觉状),朦朦胧胧地听到外面刮着呼呼的风,一会儿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又睡着了,突然被耳边的鸟叫声惊醒了,你睁眼一看说:“我怎么睡着了?”看着窗外兴奋的小鸟不知不觉地读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再看到楼下花园中树木上的花被刚才的风雨吹得满地都是,又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含义,也体会了诗的意境,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
二、科学的学法指导是实现有效课堂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学会学习原本就是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校重视和教师落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不少教师认为,学会学习应是学生的一种自然形成过程,只要积极的参与学习,时间长了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学习。这种观点虽然揭示了学会学习需要实践基础,但是学习方法的形成更需要必要的指导和引领。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难形成有效的学习法。可见,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合理的学习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字的归类:①易读错的字;②多音字;③易写错的字;④易用错的字;……。练习分段时,每阅读一篇课文,先回想老师是怎么分段的,根据是什么,然后把类似的归在一起,从中可找出三种分段方法。一是按照故事的时间变化顺序分段,如《将相和》、《我的战友邱少云》等;二是按照事物不同类型或不同方面分段,如《蝉》、《动物的游戏》等;三是按照空间位置或环境的变化分段,如《草原》、《彩色的翅膀》等。这样对学过的知识重新组合,排队串线,便于重点突破,掌握规律性的东西,防止机械重复,死记硬背。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
一节语文课是否高效,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特别重要。教师在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主支配的权利,没有进行自读自悟的机会,这也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得到知识的体验,没有把知识全部内化。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多进行一些课堂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课堂竞赛或者是课堂表演的形式,把课堂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打造出更好的语文课堂。
如在教《太阳》一文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通过网上查阅和研读文章,不仅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形态、大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也大量拓展了相关的课外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的自学程序:初读,查阅字典学习新词、了解文章大意;细读,整理文章思路;精读,突破重点难点;回读,体会思想盛情;反馈,独立进行课后练习。这一自学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一自学程序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和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就其总体而言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的。但对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对于新课标理念的理解还不深刻、透彻,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施。语文课堂是生动、深刻而有温度的。我们追求有效的动静结合。我们追求充满灵动、诗意的课堂,在动静的相得益彰中抽枝、开花,谱写课堂的和谐乐章,共享华实并茂的硕果,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最终形成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