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读写结合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梁土娇

    读写结合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锦塘小学     梁土娇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课程背景下,加强读写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读写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读写分离、各自为营的现象。这导致阅读解析支离破碎、枯燥乏味,学生习作自然也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在讲究实效、努力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通过读写结合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这种做法首先尊重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真正实现了语文生活化、学习情趣化的语文学习动态发展的目的。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任何企图强调某一知识板块的做法,或者任何急功近利的学习行为,最终都会得不偿失的。唯有真正将听说读写完全结合起来,特别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语文学习才能真正有效,课堂学习才算真正高效。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为学习者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其未来学习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以读促写,提高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读可以帮学生见到由于种种限制而造成的难以亲自耳闻目睹的东西,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所以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读促写。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神情的词句去体会父亲的内心活动;抓住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及父亲的语言去体会父亲的坚强和伟大的爱。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描写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来体现这一写作方法。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写练习人。这样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相关知识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去。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既培养了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学到写作的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以写促读,强化理解吸收

    叶圣陶认为,写作的“根”在阅读,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对写作有很大的作用,但写作对阅读难道就没有促进作用吗?事实上,阅读有益于写作,但写作更能促进阅读。首先,写作能促进阅读理解的深化,强化长久记忆。阅读的感想和心得,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记,而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不失为一种记录自己读书感悟的绝佳方式。所以,要想读出质量,悟出精彩,还有赖于写作的推动。其次,写作能给阅读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学养的匮乏必然会激励人们博览群书,引导人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从而形成写—读——写的良性循环,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为写而读比为读而读和泛泛而读,功效自然要大得多。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对于阅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

    三、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基础,要写出好文章是难以想象的。所以阅读对写作有促进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写作对阅读具有反作用,它能提高阅读的质量。首先,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好比人的两条腿,缺了一条腿走路就要受到影响。其次,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在再次进行阅读时,就更容易从文章的语言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运用的特点,从而更能够体会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一切。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的,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因此,教学时绝不能人为的将其分离,正如丁有宽所言:“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读写有机地拧在一起。”

    四、多维贯通,提高素养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发展、站在课程的高度来洞察我们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是一种教学的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的理念。读与写相融合,个体才能协调发展,促进学习者整体的提升。教师应把语文教学的视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拓学生的眼界。鼓励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实践,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教师应把握好读写结合的点,让读写结合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首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推介一些名家名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比如,教学《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了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学习《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几篇课文后,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读一读《上下五千年》。其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写读书笔记,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汇报活动,展示个体的阅读成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们关于写作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文修养,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点击次数:41  发布日期:2018/1/2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