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代西文毛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   青海省玉树市第三民族中学    代西文毛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教授的这句话,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化学作为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综合实力、改善人类生活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由于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问题都与化学化工生产有着必然联系。由此,人们在惊喜化工发展的同时,又对化学工业提出质疑,认为化学是环境恶化的元凶,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污染预防法案》,明确提出了“污染预防”这一概念,后来美国环保总局首先在官方文件中正式采用“绿色化学”这个名词。以突出化学对环境的友好。随着设立“绿色化学挑战奖计划”和“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使 “绿色化学”这个名称广为传播。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副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是实现污染预防基本的和重要的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

    绿色化学是一种理念,不同于环境化学,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研究污染的根源。绿色化学关注在现有科技手段和条件下能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类型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主张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是人们应该倾力追求的目标。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中学化学教学的对象是接受启蒙化学教育的中学生,贯彻绿色化学内涵、推广绿色化学成果显得尤其重要,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多个化学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1、用好中学化学教材,从课本中强化绿色化学在现行教材中的体现。

    现行教材从环保角度介绍了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了有关污染的成因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减量、减废的角度介绍了循环操作。

    (1)为了节省资源,提高废料转化率和利用率,在工业合成氨、硝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侯氏制碱法等工艺中都采取了循环操作,并都有尾气处理装置,使污染从源头做起,为争追求零排放,达到“原子经济性”目标。

    (2)从保护环境的角度,高一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用了一节的内容介绍了环境保护,教材安排了两个环境教育活动,即“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角色扮演活动”——小河被污染了”等,在节后还按排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调查本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和回收价值。”这些活动主要围绕大气、水、家庭垃圾污染等;以资料的形式把这些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分类和条理化,目的是使学生对当前的环境有个整体的、大致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绿色理念。

    (3)有关物质的内容编排,也同样考虑到了绿色化学因素。课本在有关元素化合物、物质制取的内容编排中从绿色化学角度有重点地介绍了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保存等;如Cl2、H2S、F2、HF、CO、NO、NO2、硝基苯、白磷等有毒、剧毒物质的毒性及使用方法,甚至用黑体字写出加以强调;选学内容中介绍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合成洗涤剂的功与过等;新编初中化学课本中还引入了减量、减废的微型化学实验。

    2、实验内容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1)对常见实验药品的取用给出了限量取用;

    (2)对一些有毒、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作了删减;

    (3)新编课本中引入了减量、减废的微型化学实验,从源头控制污染;

    (4)对H2Cl、Cl2的制备实验中特别强调了尾气的处理方法。

    3、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理念:

    (1)利用现行教材的实验装置设计中,考虑环保因素时,渗透绿色化学常识。

    用CO还原CuO时,尾气CO2导入石灰水生成沉淀, CO有用酒精灯进行点燃处理。

    化学平衡演示实验器,用封闭的NO2演示器,避免NO2有毒气体的排放。

    (2)改进实验装置,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现有教材中的实验都是些经典实验,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是经多年来很多师生所认同,但少数实验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既不会影响它的科学性,也不会增加实验的难度,更不会减少它的可信度,相反,改进后的实验更能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和谐性。

    (3)实验的微型化设计,用V型号、W型管代替大试管,烧瓶等仪器,使药品用量少、反应快,达到实验的效果。有时还可借助现代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进行放大。

    (4)要努力改革实验方式,即努力减少实验对玻璃制品的依赖性。有些颜色反应的定性实验可放在点滴板中进行,如指示剂与酸或碱作用实验,三价的铁离子的显色实验,检验性实验可入在滤纸上完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检验醛基存在等。

    总之,中学化学实验从设计、准备、实验过程、善后工作等,都应贯穿绿色化学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他还将影响周围的人及后代。尽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将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这也是我们从事化学实验工作的公民对于地球-母亲应尽的义务。

    4、实践活动课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为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课外实践,参观见习都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好时机,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感受环境保护。研究性学习也是一重要方面,要尽量引导学生选择与环保有关的课题,要多方面指导学生从绿色化学,环保角度加以思考。

    二、绿色化学任重道远,中学化学教育责无旁待。

    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化学,绿色常识也不同于环保,绿色意识是人类追求自然完善的一种高级表现,它不是把人看成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作大自然中的普遍一员,追求的是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学化学教学是学生接受化学的启蒙教学。中学化学教育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既传播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将来的责任感,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都无凝是中学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学教育必须深入的一个新课题。

     

     


    点击次数:84  发布日期:2018/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