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汤大莲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方坪乡小学校 汤大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共录入教师演示实验49个,学生分组实验20个,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等,可见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化学教学本身并不识是传授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现象、概念和规律,而是通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会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现代化建设。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化学实验中,通过以下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用“探究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例如,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试管、石蕊和酚酞、锌粉、铜丝、生锈的铁钉、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硝酸银容液硝酸、盐酸等一系列仪器和药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探求盐酸有哪些性质,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志度,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去粗取精、生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开到理性高度,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探究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刺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五名学生前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分析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合适。从而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此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从中体验了实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其它诸如氧化的实验到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可运用上述对此实验,让学生们牢固掌握氧气的实验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从而培养学生们进行实验设计和不断探索的能力。
二、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措施是以实践活动探索新知识为铺垫,给学生一次感知——理解知识的形成、形成过程。而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化学实验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化学问题,对学生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品味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物途径。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本人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现在教研教改实际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第一,改进演示实验。例如,在学习质量永恒时,在维形瓶中加入碳酸纳溶液,把投头滴管吸入盐酸插在橡皮塞上,塞紧橡皮塞,放在托盘天平左边,调节天平平衡,挤压滴管,盐酸滴入瓶中,有大量气泡生成,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天平平衡,说明反应前后质量守衡此时拨掉橡皮塞,放在左盘上,开着到天平向右倾斜,向学生说明有气体逸出后质量减少,这个补充实验,既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又解决了错误的生活概念,能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第二、招展学生实验。例如,学生参加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胶塞、水槽、药匙、粗锌粒、镁带、铁粉、稀盐酸(1:1)稀硫酸(1:5)等仪器和药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探求用哪些药品制取氢气最为合适,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用稀盐酸和锌或用稀硫酸和铎反应制取氢气在实验里最为合适。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
第三、开发对此实验和系列实验。比教、概括、综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时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因此,复习深中,我多次开发对比实验和系列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把去章知识半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重组,找到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四,将某些分组实验改为单入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安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