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指导策略 张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指导策略

    ◎    四川省平昌中学       张 宇

    结合学困生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我们认为要转困,脱困必须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学困生学习动机,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一、以课的精彩“引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课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万事贵乎始”,就像将要看一本好书,如果它第一页的内容简介或者书的开头写得十分精彩,你肯定会产生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愿望。因此,精彩的课的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如笔者在上《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蛋白质”一节时,曾做过这样一次同课异构。第一次,笔者以教材“新闻链接”栏目中的震惊全国的“大头娃娃”事件引入。当我投放“大头娃娃”事件相关图片的时候,我注意观察了学生。有部分“学困生”看见“大头娃娃”图片后在笑;大多数学生对这个事件表现出吃惊,能认真地看新闻;有部分“学困生”漫不经心地看着投影。第二次,我把“三聚氰胺”的事件以表格的形式摘录了部分加入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液态奶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核桃牛奶:高钙低脂牛奶、早餐奶、妙点牛奶等。我注意到刚开始还有部分学生在边笑边看,紧接着教室里鸦雀无声了,大家都震惊了。当我把网上摘录的两句话“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投影出来时,有的学生表现出了愤怒。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 ;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爱好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转化。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爱好,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热情是做事的动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爱好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力,注重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爱好不是天生,它是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化学史或有趣的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②让学生体味成功的乐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学困生从化学学习获得的成功感,也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假如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适当难度的提问,板演,讨论和测试的机会,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的思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愉悦,增强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锻炼学困生的意志,才能让他获得经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功的体验。③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广的化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

    三、采取科学转化策略,实施转化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过程,新课标的实施更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无味,而是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究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又充满了科学性,因此学习的要求更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教法的转变,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能够独立学习,独立钻研,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爱学变为爱学,从不会学变的会自己阅读,自己观察,自己动手,自己总结,自己创新的境界,学困生也就不复存在了。

    四、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每堂课应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①教学创新,培养学困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传统教育的弊端告诫我们: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改变陈旧的,不适应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动机。②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发展化学,把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③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给学困生布置作业要做到少而精,最好是 “堂堂清”。这对学困生非凡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困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耐心指导,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审题细致,计算细心,书写整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点击次数:199  发布日期:2017/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