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增太加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中铁乡完全寄宿制学校 增太加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本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次写作时,都怕写、难写,难下手,“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内容虚假不实,空洞无力;语言干巴巴,毫无生气;缺乏想象力,东拼西凑;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一,对于刚起步写作文的学生来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很多老师都感到棘手的事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
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的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
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积累作文素材。
首先,教师要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如以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脚步为例:郊外里有游人、有房屋、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就要让学生知道应该选择哪些内容来进行观察,根据寻找春天的脚步这一目的来选择的话,应该观察的是:小草绿了吗?花儿开了吗?还有忙碌的人们……
其次,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只白兔,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的顺序,先说外貌、特征;再说局部的头部的耳、眼、嘴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说它的生活习性。观察之后,他们说出来才有说服力、有条理,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反映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可信。
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三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作文内容。
生活是作文和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除了抓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外,最好的方法是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内容的教学上,写文章就是作者写对他所写的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应着眼于教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又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当然了,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外,教师的指导是致关重要的。
四、 展开想象的翅膀, 提高想象能力。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力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路开阔,纵横驰骋,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就能把话说活,描写就能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就可以随意的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动物的文章,我问学生想写什么,有一位学生说要写黄色的咖啡猫,还有同学说要写正义的、反面的咖啡猫。这时,同学们都笑了,但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写作文时,要求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固然不错。再把想到的,如观赏某处秀丽景物时,有秀丽山川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总之,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小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整体建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