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李改琴: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中的生活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中的生活
    ◎ 陕西省定边县东园子小学 李改琴
    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简单地认为数学不过是计算、计算、再计算,如此而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和数学能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生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可先在讲桌上摆些文具,创设简易文具店的环境,提示价钱:铅笔4支1元,日记本2元1本,转笔机12元。设计:现在你们手中有15元钱,请最大限度地购买你所需要的各种学习用品。这种教学首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摸索中去寻找解题方案,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把生活中的事件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真正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如生活中服药的问题,药瓶上都标有每片几克,而服药以克为主,而非以片为单位。因此有些人对吃药犯了难,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实际的服药数量。再如我们计算银行年利率,住房贷款利息、房租等现代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都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可见,如果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理解、巩固知识,就能够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所掌握的能力。
    三、寓数学于生活实践中
    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事例及解决的方法,这不仅可让学生留心周围的数学知识,使数学真正生活化,而且在收集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产生继续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享受到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其次,教师应有意识改变家庭作业的形式,注入实践,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在学了统计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统计,像全校课表统计,各年级男女生统计,甚至家庭中日常购物金额统计等等。这在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沟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
    再次,教师要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充实课程内容,丰富数学内涵,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的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点击次数:38  发布日期:2013/9/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