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走近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 王萍

    走近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小学  王 萍 

    摘要: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传授学生知识,而是为了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幸福,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对于长期不被关注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以慈悲为怀的心态,做好家校沟通,与家长共同疏通孩子内心情感的管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关键词:善于沟通  学会尊重   探究心理

    “老师,小溪没交作业……”

    “老师,小溪又没交作业!”

    “老师,干脆别管她了,她一直都不交作业的。”自从接任这个班,每天我都会听到小组长对小溪的投诉。

    居然有不做作业的学生,这是我不能容忍的。无论怎样,也得让她交作业。

    于是,我想到了找她聊天。“小溪,你怎么一直不交作业呢?是不会做吗?”我问她。她不说话,只是胆怯地看着我。“不会就来问老师,老师会给你讲解的......”接着,我苦口婆心的给她讲了许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她改正错误。“要改正,知道吗?”“嗯!”她弱弱地回应了我一句。可之后的几天,她还是没交作业。“小溪,你回家自己不能完成作业,干脆每天留下来,老师陪你完成作业吧?”我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用笨办法,心想着能不能在我的督促下让她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可是,每天下午,留下的都是我一个人,不知什么时候,她就偷偷的“逃跑”了。看来,得跟家长联系了。我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看老子不好好收拾她一顿,好久没挨打了,皮子痒了......”  电话那头,除了辱骂,再也没有其它。我知道,这样的交流肯定会给她惹来一顿打骂,于是,我放弃了用这样无效的方法去和家长沟通。

    她依旧不做作业,每天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一个班70名学生,她既然没有一个朋友,她在班级的处境让我担忧。这个被大家遗忘的孩子,她的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是什么让她这样?我想弄个明白,帮助她。几经辗转,我找到了他父亲,了解了他们家的大概情况。

    原来,父母的离异让母亲心生怨恨,稍有不慎,非打即骂,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到了她身上。而实际上,她是和外婆住在一起的,母亲也很少和她在一起。自从父母离异后,因为母亲的阻止,她几乎没见过父亲,电话也极少打,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爸爸打电话。唉,一个缺少爱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怜。爸爸向我诉说着他对女儿的思念和亏欠,诉说着爷爷奶奶对她的牵挂,希望我能劝说女儿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那天下午,我又一次把小溪留了下来,不过,不再是为作业的事。“小溪,快放暑假了,这个暑假你有什么安排呢?”我问她。“还没想好呢。”她有些害羞,又有些高兴。“打算去看爸爸吗?”“不知道,妈妈可能不要我去。”她还是笑嘻嘻地小声回答着。“你想爸爸吗?没事给他们打个电话吧!要是在家里不方便,可以用老师的手机打给他。”我接着话茬说下去。“爸爸很想你!”她笑了,然后欢呼雀跃地跑进了教室。

     接下来的时间,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和她聊天,聊她的家人,她的朋友,她的学习生活。渐渐地,她不再疏远我了,偶尔会来说说同学间的事。可是作业完成的时候还是比较少,根本问题还是没能解决。思前想后,我认真分析了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虽然小溪一学期没完成几次作业,但她也能考40分,说明她不是学不好,只是缺少了别人的督促,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在她的世界里,或许考多少分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母亲并没有花多少时间来管女儿,对她的期待可以说少之又少。从小到大,她都是在责骂中长大的,没有父母对她的认可与欣赏,久而久之,破罐子破摔了。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找她母亲好好聊聊了。

      电话那头,是特别忙碌的母亲(这位母亲,几乎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对老师的电话沟通是很排斥的。)首先,我向她表达了我的诚恳。“今天,我们需要当面谈谈,为了您的女儿。”她告诉我上班很忙,没时间来学校。“没关系,我等您,不管您什么时候下班。因为我知道您很爱自己的女儿,您也一定会来的。”她终于答应当面与我沟通了。放学后,我在教室里等她,直到下午5点。一见面,她就滔滔不绝的数落孩子的不是。我耐心的听她讲完后,表达了我的观点。我告诉她:小溪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缺少了家人,尤其是母亲对她的欣赏,母亲对她的态度将决定她对生活的态度。接着,我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她一位母亲在孩子生命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如何给孩子正能量?如何去爱孩子?这次交谈过后,我差不多都会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感觉家长的态度也柔和了许多。有效地沟通,让孩子也慢慢地在改变。

     教师节那天,她送给我一个漂亮的玻璃罐子,里面装着她亲手折的几百颗幸运星。我知道,那是她精心准备的礼物。我轻轻地接过她的礼物,悄悄地告诉她:“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她笑了,甜甜地笑了。

     上个星期的班干部总结会上,小组长在全班表扬了她。“王老师,小溪这个星期加了5分,她已经开始完成作业了!”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荡漾着的是会心的微笑。

      从那以后,她总是努力地改变着自己,同学们也开始接纳了她,并和她交上了朋友。在元旦节表演那天,小溪很早就来到了化妆店,主动帮助同学们扎辫子,大家认识了心灵手巧的小溪。她再也不是同学们眼中不做作业的小溪了,也不再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她收获了友谊与信任。调方位的时候,同学愿意同她一起坐,帮助她学习。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破天荒地考了68分。当我念出那个分数时,我看到了她那幸福的微笑,一种被大家肯定的幸福感。当然,那一刻,我也是幸福的!

    作为一线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的正确把握是极其重要的。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对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充满信心。如果老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这一身心发展规律,那对于学生来说,是幸运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愉快的。很多工作就会迎刃而解了。因此,走近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以“农夫”的心态做老师:课间,不防多到教室里走一走,了解他们的动态,或许你会发现孩子不一样的闪光点。主动去搭讪,听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身体,询问孩子的不良情绪。放下老师的架子,真诚地去交流,从而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当你做好了这一切的工作后,不知不觉地便与学生近了许多。我想此刻,你已经学会了怎样去爱!

       

     


    点击次数:157  发布日期:2017/7/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