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 罗群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凤村学校 罗 群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地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课堂,它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 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作者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力的因素。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身临其境,切身体会,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八年级上册《爱莲说》情境导入: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咏莲作品中的典范。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有助于形成浓厚的课堂气氛。如学习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前,学生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教师播放课件,学生眼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3.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课中,让学生在《二泉映月》的音乐声中先闭上眼睛尽情捕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感觉,然后根据所听到的音乐,把各自头脑里所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激发想象。这样做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他们认为的夕阳西下的场面是什么样的,这就会产生很多的场景,而不仅仅局限于书上的那个画面。这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包括审美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其思维能力的提升便水到渠成。
二、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出现,相对学生而言,老师和课本不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只要他们想,基本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他们想要的知识。
(一)学生课前预习,遇到汉字的读音(生字)、成语释义、陌生词语(生词)、作者简介、文章写作背景等等问题,都可以借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通过网络查询得知,第一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甚至额外的知识。
(二)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网上阅读课外书刊,如优秀作文、中国四大名著或一些世界名著,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又较划算。还提倡学生从网上看新闻,及时了解全国甚至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是报刊杂志等无法比拟的,打破了过去通讯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这对思品课的学习帮助最大。
(三)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网上听课。如今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及慕课的开放,是当前最新、最潮的在线学习形式,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它使得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让你足不出户就可遍听到世界各地名校的公开课,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逐渐缩小了教育的不平衡。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