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给你 ,我的学生 杨丽红 李洪
拿什么来给你 ,我的学生
◎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旧城小学 杨丽红
◎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九村镇七江小学 李 洪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常常这样思考:在学生六年的生活中,我应该给他们些什么呢?我想,应该让孩子们从小就有追求、有向往、有勇气、有力量,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旅途坚定的迈出第一步。具体而言,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情感、给道理、给信心、给方法、给欢乐,要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学会自己走路。
给情感---赢得学生的心
原来我认为当教师就得严,严以立威,以威取信,但在和毕业学生的多年交往中,我发现占据他们心灵的,不是老师的严而是老师的爱,他们往往把童年时代接受老师爱抚的一件件小事讲个没完没了,这让我懂得了爱的力量和价值。教师要给予学生真情实感,动之以情情要切,晓之以理理要真,这样,才能取信于学生,赢得学生的心。
学生陈玉娇父母关系破裂闹离婚,学习、生活无人过问,接班后,我主动关心她,开导她,给她学习用品,还发动全班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她。一天,她没有吃早饭就来上学,我知道后,从学校食堂盛了一大碗饭,买了点菜和一个麻花给她吃,当她接到手上,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感动的无法出声。
事实使我感到,以威取信暂且可以得信一时,而以爱取信却可以永远占据孩子们的心。
我对孩子的爱换来了孩子们的深情。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伏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来,发现办公桌上压着一张纸条:“请老师休息。”全班同学签了名。同学们的举动,虽然幼稚,却使我增添了勇气和力量,于是,坚持着为同学们上课。还有,我去玉溪参加全市小学语文研讨会回来后,班长把同学们每天留给我的一句句悄悄话给我看。这些小事,使我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从而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密切师生关系的纽带。
给道理——明辨是非曲直
少年儿童幼稚,辨别是非能力差,不仅容易做错事,而且改过来的错误还容易再犯,这就需要做老师的给学生道理,教会他们明辨是非。有一天,李志吉老师的课外书丢失了一本,经私下查证,是袁国营同学拿走的。处理这事时,我不是武断的在班上进行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不点名以事论事,提高他的觉悟,使他明白,书本虽小,却关系着他的名声、人格与尊严。到了晚上,他果然把书本悄悄送还给了李志吉老师。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做错事往往是孩子气的冲动,只要他们明辨了是非,是会付诸行动的改正的。
同时,我在班上把学校贯彻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结合本班学生在家的行为进行教育,让家长每星期拿我发给的表格认真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使孩子们深受感动。在评比会上,孩子们说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孩子们开始懂得自己教育自己了,我仿佛觉得他们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给信心——增强勇气进取
有人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十二岁的孩子,在人生旅途上刚刚起步,偶尔会产生就此罢休的想法,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他们信心、勇气和力量。
我班代宇同学,性格活泼好动。有一次,因好奇灭火器的用法,便将学校的灭火器用来到处喷着玩,后又在学校的洗澡室把水管弄断,因这两件事,就被校长叫去好好教育了一番,结果,他的脑海就充满了自暴自弃的想法,觉得自己是个祸害,是个废物,活着就是混日子,后来,我在他的作文里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就耐心开导他不要悲观、难过,失去上进的勇气,让他明白这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是一些小挫折,要把它当成是磨练自己的机会,更何况自己并不是故意弄烂它们,只是由于好奇和贪玩,这都是很正常,是孩子的天性。经过我这一番话的教育,久违的笑容又回到他的脸上,篮球场上又才常看到他充满活力的身影。
给方法——获得成功的钥匙
过去,我在班机管理上对班干部帮助采取“看、管、跟,”后来由“看、管、跟”转变为“教、扶、放。”即先教小干部“走路,”再“扶着走”,最后放手让他们自己“走”,再用“滚雪球”的方法,以这些同学为样子,在班级开展“帮、带、赛”,这样一般的同学也学会自己“走”了。
班上住校生多,在校都不太会照顾自己和关心别人,我就教他们掌握工作方法,让他们为班级、为同学、为学校做工作,这样做意义可大了。教师节到了,我发动同学们给老师们写贺信,并为老师们打扫宿舍,为学校周边清扫落叶、杂草、垃圾,受到了全校老师的表扬,班级上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班风。
给欢乐——积极乐观的心灵
尽管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需要勤奋,需要刻苦,但我发现老师一旦融入快乐,学习就不再充满烦恼、恐惧和畏难。尽管教学本身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今年和去年不同,明年又会不同于今年,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有一样东西永远掌握在教师手中,即我们对待学生和教学过程的态度。作为教师,扪心自问,我们对学生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们认为学生是快乐的学习者,还是麻烦的制造者?我们对教学的态度是怎样的?是把教学看作艰难困苦的过程,还是令人激动、欣喜的生命历程?试想,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艰难困苦的过程,自己先就烦闷、枯燥,学习还会有快乐可言吗?
其实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同是半杯水,两种心态就会有两种反应:不快乐的人会懊恼:“天啊,只有半杯水,能干什么,而且看上去好脏。”随即倒掉了。快乐的人会认为“真幸运,还有半杯水,干什么好呢,用来浇花吧”,结果培育了一盆鲜花。看学生就如看水,拥有一种快乐的心态,再顽劣的学生,你也能发现他的优点,也会给他发自内心的微笑和欣赏。
当我们带着积极的期待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看着每一个学生,就能感染学生超越忧郁和沮丧,把希望的光芒撒到似乎没有希望的地方,给学生带来快乐和灵感,使其更加自信。教师的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认可,快乐教师会用机智娱乐学生,用笑话帮助学生奋起;快乐教师能在课堂上创造信仰、创造希望和乐观精神。
拥有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教出拥有幸福感的学生。教师是孩子快乐学习的源泉,只有老师快乐地教了,学生才能快乐地学。所以要使学生快乐的学,教师先要快乐地教,因此做一个“欢乐的、热情的、有幽默感、有趣味的”老师比什么都重要。热情和欢笑具有感染力,如果教师是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学生就真正能够做到在欢乐中愉快地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