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霜:浅谈初中生的作文教学
浅谈初中生的作文教学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镇第二中学 黄霜
目前不少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作文现状堪忧,相当部分初中生写的作文与现行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生写作的要求相差很远。因此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迫在眉睫的。作文教学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中,可谓任重而道远。本文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解除学生中怕写作文的思想,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现在不少初中生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训练外,主动练笔的是寥寥无几。老师每次布置作文,很容易招来一片叹息声。学生交作文的期限也就能拖则拖,更甚者是缺交作文。学生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怕写作文懒写作文作文写得不好。这点不少初中语文教师是深有体会的。
学生怕写作文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不知写什么,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或是不懂怎样写。我们不妨给学生这样一种理念:作文的实质就是一种表达,和我们平时的闲聊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不过是用笔用文字来表达。之后多给学生这种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写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我注意从两方面解除学生怕写作文的思想,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一是经常把好的学生作文当范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找出文中的闪光点,并在班上开设“我们的好习作”专栏,张贴好的学生作文,同时把其中的一些推荐给校刊或县级以上刊物。通过这些途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二是向学生推荐一些切近学生实际的优秀文章,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原来就是这样写的。
二、正确处理好听、说、读与写的关系。
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特别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与培养和提高听、说、读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听促写,以说促写,以读促写,以练促写。
(一)以听促写
从语言的发展顺序看,听说是语言活动的基础,读写则是在听说基础上派生的语言活动。可见听话能力对写作有促进作用。我们要求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这样做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
1.搜集材料。作文教学是教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写什么”就要学生有材料写。这材料得来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听而得来。学生在平时多注意听听别人说些什么事,发表些什么见解,听听广播新闻,从中搜到一些素材,到作文时就容易解决“写什么”这个问题。
2.学习说话者的口头表达技巧。既然作文和平时的闲聊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所以要指导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注意人家的口头表达特点。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的人的口头表达特点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中表现出来的口头表达又有不同。学生要注意领会这些口头表达技巧,应用到作文时就能解决一些“怎么写”的问题。
(二)以说促写
作文实际上是用笔说话,故加强说话训练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新教学大纲要求说话要“语句连贯,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达到了这些要求的说话,如果写下来就是一篇佳作了。可见加强说话训练就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说话训练时必须注意:
一要营造说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微笑教学,善于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能大胆发言,畅所欲言;课外多与学生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或让学生多谈些奇闻趣事。营造了好的说话氛围,有利于说话训练的进行。
二要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说的机会分两种情况:一是在课堂上,通过朗读、复述、回答问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说,这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的体现。二是在课外,通过讲故事、演讲、访问等形式让学生说,这也是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之一。
(三)以读促写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说明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时,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并运用到作文中。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不能让学生沉迷于不健康的书籍中。这时,教师应依据大纲,根据教材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列课外阅读书目。
(四)以练促写
以练促写主要是说课外练笔是课内作文的一种辅助活动,以课外训练促课内作文。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这说明了练笔的重要性。
课外练笔主要有写日记、周记,写读后感,写随笔、随想。要注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写勤练。
1.写好日记。不少学生坚持写日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布置学生写日记时要注意作适当的指导。
2.写好周记。周记作为学生的一种“随笔”,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3.写好读后感或观后感,写好随笔、随想。这几项训练很重要,因为这几项训练往往是学生思想火花的一闪现或思想感触的一个方面,写下来对指导学生的做人和作文都很有意义。
三、作文教学要注意“二重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关键在于平时,要在平时就重视指导学生积累素材,重视作文指导。
(一)重视积累素材的指导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就开始翻阅一些作文资料,只有积累大量的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容易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积累素材可通过听、看、读、想、记等途径进行。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从生活中得来,从看书读报中得来。不管怎样收集材料,都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有意注意,这也是古人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二是细心观察,观察时要注意有目的、有方法,要注意思考。三是积极思维,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积极思考,才能恰到好处地选用材料。四是记录积累。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俄国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就经常写生活札记。写这样的材料,既可经常练笔,又可帮助记忆,以便写作时采用。
(二)重视作文指导
不少人慨叹:作文难,教学生写作文更难。因为作文教学是最难收到成效的过程。我认为若在作文教学中注意以下几方面是容易收到效果的:
1.作文指导要有计划性。每学期开学初就要结合教纲教材和学生实际,制订好作文教学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各类文体的训练安排、训练的量及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制订好计划,作文训练就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
2.作文指导功在平时,写在课堂。“功在平时”是说在平时就注意指导学生积累材料,注意练笔。“写在课堂”主要是让学生限时作文,除了每册两次的自由作文实践外,其它的作文训练最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可养成速写的能力和习惯,也可防止部分学生不写或拖拉的现象。
3.教给学生具体的作文技巧。除了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外,还要经常教给学生具体的作文技巧。
总而言之,作文最能全面的、综合的考查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作文好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只有努力改变当前初中生作文的不良现状,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