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技巧 欧阳兴贤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技巧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职业技术学校 欧阳兴贤
摘要: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现状,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学校管理层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更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职生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的专业素养,迎接就业挑战;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做好家校沟通等几个中职班级管理的技巧,给同行以借鉴。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技巧
中职学生难教,中职班主任难当,这是我们每一个中职班主任的共同体会。如何在困境中当好班主任,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难题,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共同课题。
中职生的现状
目前,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绝大部份是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的学生,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真正希望学习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的。所以,职校学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家境贫寒者。因为受我国 “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学,然后弄个一官半职好光耀门庭。因此,凡有钱之家庭其子女即便门门功课不及格也要花钱“买高中”。虽然读中职的许多学生的文化成绩比一些高中生要好得多,但他们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读中职。加上如今读中职不但免学费,还有国家助学金、奖学金,这对农村家境贫寒者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行为习惯不良者。通过家访和调查发现,许多中职学生上初一、初二时的成绩是很好的,后来因为上网成瘾、或早恋、或抽烟打牌或打架等而渐渐的荒费了学业,当他们想改掉“坏毛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病入膏肓、无法自拔,中考之后只能无奈而又痛苦地选择读中职类学校。 
     三、留守学生。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农民进城务工,将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责任交给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朋托管,然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辈却是溺爱有余而管理不足和教育乏力,亲朋对托管对象也只能是管吃、管住;也因此这些家庭的孩子实际上处于一种少教且无人具体看管的状态。于是厌学、早恋、偷盗、离家出走、昼夜上网、群殴等事件在他们身上频频发生,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其父母无可奈何只有将子女送进中职学校再“托管”两年,以期子女长大到法定年龄可以出去打工挣钱。 
    四、单亲子女。单亲家庭的孩子要么是因为家庭经济不能支持,要么是家庭的爱不完整、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而造成习惯不良;要么是不爱学习,家长在无奈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才送孩子上中职学校。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社会风气日益复杂,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社会就业形式严峻这一系列困扰中,我们中等职业教育者如何将处于社会弱势的中职学生教育好,使他们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从一个不成熟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创业者,还得讲究方式方法及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技巧。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技巧
一、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主要是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处于基础教育的边缘地带,自卑心理严重,承挫能力脆弱。在过去九年的教育中,几乎面对的是失败和打击,在老师、家长、亲友的心目中没有好印象,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失败感,他们往往受的批评多、表扬少、
自信心差,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很容易心灰意冷,毫无斗志,甚至破罐破摔。有的长期抑郁,导致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这样的学生集中在班级中,集体里弥漫着失败和消沉,甚至逆反的情绪,非常缺乏向师性,而且有敌对的情绪。另外,由于独生子女,离异家庭,留守现象的普遍存在,再加上社会娱乐环境的污染,很多学生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和和疾病。逃课、吸烟、打架,早恋等也很严重。他们如同被挤压扭曲的藤蔓,没有方向,也见不到阳光,在阴影里挣扎、放任。对于这样的学生德育工作非常艰难、复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要擦去他们心灵上的灰尘,焕发他们的自信心;恢复他们人性中的真善美,使他们在一个充满温暖和幸福的集体中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要让他们得到欣赏、关爱;看到希望、目标。我们要教育他们如何在学校里生活,如何取得成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如何正确地看问题。同时学会省视自我,纠正自我;容纳别人,理解别人,关爱别人。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中职学校班主任不能只有一些普通心理学理论,还要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和疏导师。要有一付仁爱心肠和救治的心态。不要埋怨生源的质量和一味用处罚来定位学生品质。
二、提高中职生的专业素养,迎接就业挑战
对刚进入职校的新生,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情况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本专业的特点,或者请高年级或已经就业的优秀学生做专题报告,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懂得读职业学校一样有前途。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引导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学习、观察、思考与实践中。职业学校学生面对的不是升学,而是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所以在校期间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全面的专业基础。班主任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当然开展工作时也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协助,课后要与专业教师保持沟通,一起探究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方法,以及共同开展专业技能比赛,比如焊接电路板比赛、打字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
三、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者,“为师先做人,育人先正己。”每一位班主任首先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为人正直,品行高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要有“甘为人梯,乐为人梯,善为人梯”之精神。“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班主任应做学生的一面镜子,一个榜样。“教育要有激情,要有全身心地投入与无私的奉献”,否则,要想做好班主任,那无异于天方夜谭,只会被动地接收工作,成为工作的奴隶。知识广博,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勇于创新。面向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要求班主任必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会启迪、开发、创新。班主任要掌握教育理念,理解洞察学生心理,因材施教,还要有敏锐的观察社会的能力,要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教育需要活动,教育需要机智”,班主任只有以年轻的心态,激昂的斗志工作着,才能培养适应21世纪激烈竞争形势的创新人才。意志坚定,乐观自信,语言准确,生动,有幽默感,富有使人心悦诚服的魅力。坚定的意志,自信的品质,都源于一个人“永不言败”的信念。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意志薄弱的班主任能培养出一批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是一个自信的人;要学生勇敢,教师必须坚强”,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特别需要有高超的自我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理解、分享学生的欢乐与忧愁,这样的班主任最终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受学生尊敬。
四、做好家校沟通
学生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尤其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教育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打交道。这中间也是有技巧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别用命令的语气,别说你应该如何如何,而应该用探讨、商量的口气。同时,千万别以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就是告学生的状。可以说,在学生的教育中,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最了解学生的需求的。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就可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甚至还可以从家长那里学到许多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方法。再则,有些家长可能缺乏与自己孩子沟通的手段和能力,班主任老师要适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知识。要让家长知道,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失守了,孩子的教育就真的成了问题中的问题了。班主任既不能只报忧不报喜,也不能全报喜不报忧。这中间尺度的把握与分寸的拿捏,班主任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去揣摩和感悟。如今是信息时代,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QQ等建立家长群,加强家校联系,双管齐下,共同教育。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有技巧的,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及时总结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