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教师有效指导使区域活动“精彩纷呈” 王玲宇

    教师有效指导使区域活动“精彩纷呈”

    ◎   甘肃省瓜州县第一幼儿园     王玲宇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区域活动;有效指导、材料;最近发展区理论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前行,教育理念地不断更新,区角活动已成为了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形式。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就是一个让幼儿园展示各种技能的平台。

     区域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设置各种区域,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选择内容,宽松、自由地进行活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它在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的同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所以,对幼儿而言区角活动是自由游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对教师而言,区角的布置也好,材料的投入也罢都应体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教育要求,一系列的创设和投入都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习探索。而在区角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各项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托。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的兴致。如:表演区中的时装秀,娱乐区中的棋类游戏等,凡是所提供的材料既是幼儿所不陌生,而且容易操作,也是幼儿百玩不厌的。作为教师,又该如何通过预设投放的材料,调控制幼儿的操作行为,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呢?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多种教育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区角活动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和酶质;但在调整和发展区角活动内容和情境时,教师往往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的撤除、增加、更换。每当新学期来临,教师们总是冥思苦想出各种内容来布置区角,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对于幼儿来说,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大部分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老师们的一番苦心有时只换来幼儿短暂的关注。怎样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有教育价值、更有生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可以巧妙的指导:延长、拓展、更新三种方式来调整与发展区角活动。

    为使区域活动有亮点、有特色。本学期我们瓜州县第一幼儿园的教师们,个个大胆创新、出主意、查资料,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最后在园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小班的区角以“动手操作,或娃娃家”为主、中班的区角以“废旧材料”为主、大班以“特色为主”进行区角活动。为了使活动能够开展的有声有色,使孩子开心、家长放心、我们称心。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一、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教师有效指导,延长区域活动的生命力。

    为使区角活动顺利开展,我们挖掘了大量的材料:如我们小班《有趣的彩泥》在搜集彩泥的同时,还收集了一些废旧的蛋糕盘、纸盒、等,让孩子们在搓、压、捏、拉、中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兴趣,还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活动中教师巧妙地以儿歌指导,红橙黄绿青蓝紫,小小彩泥乐无穷,你捏我捏大家捏,小小手儿真能干。又如小二班的:《宝宝巧手坊》教师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纸,活动中让孩子撕、搓、团、粘,教师进行巧妙指导孩子的作品很快就完成了,让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小三班的《五谷丰登种子汇》教师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活动中教师以游戏,小种子排排队的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粘贴,幼儿积极性高,小四班的《娃娃家》活动中“美羊羊食品店”有一个孩子在卖水果,可是没有人买,这时教师告诉孩子要大胆:说自己的水果很好吃,大家快来买。不一会儿,就来了好多人。孩子开心的笑了。可见,教师的有效指导不仅让活动有生命力,更让孩子有信心呢?

    二、组合主题内容,教师有效指导,拓展区域活动的游戏情境。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活动进行了区角活动,如:中二班的《民间纸艺》教师让孩子们利用各种材质的纸做出各种花,以主题“丰收的季节”做出漂亮的菊花、小麦、玉米、稻穗、和一串串葡萄,教师在活动中为使活动不单调,乏味、还进行了拓展指导,把做好的作品编成了快板:小小鸡,穿花衣,大大的菊花,稻谷弯弯腰,点头哈哈笑。做到了动静结合。又如:中三班的《我是礼仪小标兵》活动以饭店要开张,董事长要出席,引发了一系列活动,教师最后拓展以快板的形式表演,这样就更好了。

    三、捕捉幼儿互动火花,教师有效指导,创新区域活动的内容。

    为使活动达到尽善尽美,我们在开展区角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记得那时我们大一班在进行《奥尔夫》区角活动时,孩子们的兴致都很高,忽然发现最后有个孩子不专心,我轻轻走过去摸摸她的头说:你怎么不使劲摇沙锤,他说:我想敲大鼓。于是我们就转换了角色,结果令我们刮目相看。又如:大五班的《趣味电子琴》教师费劲苦心的在给孩子教,可有个别孩子就是没兴趣,那该怎么办?经过老师的细心观察,孩子喜欢下跳棋,于是我们就对个别不感兴趣的幼儿活动进行了调整,效果显著。可见教师捕捉孩子兴趣的火花,有效指导,积极创新区角活动是一件乐事。

    总之,创意是无限的,材料是有限的。让我们全体总动员,发挥无限的创意,充分的利用我们身边的每一种材料,科学、合理、有效率的调整和发展,使我们的区角活动“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大班教育活动设计》(上册),第八页,新时代出版社

    2.《筑起孩子需要的环境》,第40页,浙江大学出版社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第页,

    4.《幼儿教育》,2002年10月刊第39页,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教育报刊社出版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17/4/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