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犯错误时处理的几点方法 马范玉
学生犯错误时处理的几点方法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锁龙九年制学校 马范玉
摘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常见的事情,但怎样把它处理好,考验的是班主任和老师的水平。如果不允许一个人有过失、犯错误,他就不敢做事情,这就进入了在企业管理部门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避免的一个怪圈: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一个好的老师,有良心、有责任心的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是不能放过的,是决不能偃旗息鼓,最后不了了之的。一定要处理的,但要讲究方式,要有策略。作为班主任或学校管理学生的人员来说,管理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作为班主任或学校管理学生的人员应如何去处理呢?不能放过错误,但首先是预防。
关键词:犯错误 处理 方法
一、不能放过学生的错误
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走进了你的班级,就是把他一生最宝贵的童年、青春交给了你,我们当老师的不可以耽误人家。如果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走进了你的班级,过了一年或两年,或三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又学了一身的坏习惯,这样你就完全没有良心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讲,一个好的老师比父母有时还重要,这就好比师傅带着徒弟一样,学生的错误是绝对不允许放过的。否则就没有良心了嘛。可是你要讲究方法,你当面骂他是没有用的,有时候惩罚他也是没有用的,为什么?你发脾气就是在发自己的一个混账气而已,你就是在“摆自己的一个官架子”!这是很无聊的。你发脾气,学生会服吗?不会。作为一个老师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学生不但知道错误,而且会改过,这才是好老师嘛!
二、一个好的老师,有良心、有责任心的老师,要预防学生犯错误
在学习的时候,为了完成各科任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们:在起床时用三分钟时间想一下“What should I do today?(今天我该做些什么)”在晚上睡觉之前用五分钟的时间再想一下“What have I done today?(今天我都做了什么)”。
我问过几个一年级小朋友的家长,他们告诉我说,学生在早晨起床上学时会哭,作家长的他们就会在这时将学生骂上几句,学生在家长的强迫之下就向学校走去,可班主任这天却发现这些学生根本没来学校。就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下调查。原来第二天他要上学,却发现自己的家庭作业没有完成,或者老师布置的其他事情没有作,或者他的其他东西找不找了,他急呀,就开始哭了。做家长的你骂他,能解决问题吗。做父母的就要告诉他“今天晚上睡觉之前,想一想明天要干什么,把作业做完了吗?把明天要用的东西都放在一起来吗?”但做父母的大多都把这个简单的问题给忽视了。家长一忽视,学生在第二天就忙了,急了,最后就哭了,他怕老师批评,也就在上学的途中逃学了,这样的错误就会油然而生,并会不断滋生、扩大。小学生以如此,初中生也会犯如此的错误的。
所以预防学生犯错误就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个道理很简单、易明白,但还要养成习惯。这是我们当老师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的一个问题。
三、弄清问题 留足面子
写稿子的人都知道,自己写的文章自己看几百遍,里面有错别字也看不出来,所以,要请另一个人来校对——不是他写的,容易校对处错误。这就叫当局者迷。
一个老师在管理一个班的时候,如果发现了某位学生的错误、过失时,我首先会不动声色地去了解一下所犯错误的起因经过,如果时间有限的话我会让几个班干部相互不值得情况下去调查了解的,之后让他们说出各自了解到的情况,核实之后,在叫那位真的犯有错误的学生来,说出自己所犯的错误,认识到作某某事是不对的。要改正。我认为这比较好,不然的话,你直接将那个学生叫来说“你为什么要做那件事?”学生会由于在老师面前的紧张而说不清楚,或者不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下面是我在2009年带初三班主任的时候发生的一个事件:
学生李晓伟(化名)是一个校外住宿生,平时在班上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可突然有一天,他却无故旷课,这时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昨晚大概在九点钟左右时被一个年龄比他大五六岁的年轻人叫走了,一夜都没来,还说那个年轻人怒气冲冲的。我此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那个年轻人一定是社会上专门欺负学生的无业游民。那我的学生又怎会与那些人走在一起呢?一定又是这个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怒气涌上心头,一定是李晓伟出了问题,我一定要制止他。可又一想,我没有任何理据来证明就是他出了问题呀,我就将班长叫来让他在放学后,到李晓伟的宿舍里看看他有没有来,如果来了就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来,就找几个与李晓伟同村、平时关系好的学生问问,看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我又将副班长和学习委员叫来,让他们也这样去问一下。团支部书记也去了。在上晚自习之前,他们几乎同时来到我的宿舍,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几乎相同。李晓伟同学家出了点事,他爷爷由于心脏病而去世了,在他爷爷不能正常言语时。嘴里却不时地模模糊糊地说着李晓伟的名字,为了能再见他一面,就叫同村的一个年轻人尽快去接回来,那个年轻人就是学生所见到的那人。此时我有一种惭愧的感觉,是我冤枉我的学生了。再待李晓伟回到学校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同学们,我们应该向李晓伟同学学习,他在家孝敬长辈,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当我说到她家那晚发生的情况时,同学们都为他的那种孝心感动了。
从这个简单的事情当中可以看出,假如我在不问青红皂白之下就将他叫来严厉的批评一顿,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我想大家都会知道的。那位学生的心一定会让我伤透的,他一定会责怪于我的,那以后的事情他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做的,他会打心里不服的。这一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很重要的。如果在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里更为重要,要一个中国人从心里服你,不是那么简单的,有的人脑子很快,随时可以找借口,弄得上司毫无办法。所以,要他知道错误,改正错误,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有方法、耐心。要不怕麻烦。
四、初犯不罚,再犯不赦
学生犯了错误之后,都要给他留面子。用孔子的话来讲叫做“不贰过”,一个学生第一次犯错误,你没有放过他,太残忍了;但在犯第二次,就不可饶恕。
如果你不允许一个学生犯错误,学生就会不敢做任何事情——怕有过失,不做就不错了,要么就是缩手缩脚,放不开,他们就不敢实践,不敢质疑,性格就得不到健全,人格不完整,社会又怎能进步?!所以有很多老外一直在批评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观点: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我本人认为,那是正确的统计数字,你做的次数多了,错误就多嘛,你做的次数少了,错误就少嘛,你不做,当然就不会有错误拉!
故而,我们当老师的就要让学生敢错。第一次错了,我们不要骂他,那是无心之过。但如果他有意识地犯错,就要惩罚。
五、初犯不罚,但一定要教育
九年级三班是我所带的班,临近期中考试,有学生对我说赵爱鹏(化名)昨晚和其他班级的学生在校外打架。赵爱鹏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平时很负责,为人憨厚。这次打架,经过调查是事实。在第二天上课时,我让他站起来,他一站起来就低着头,我说“赵爱鹏同学,你做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开口了“马老师,昨天晚上是我的错,对不起,我不应该去和别人打架。你罚我吧,马老师!”“赵爱鹏同学你知道我要问你什么问题吗?要对你说什么吗?”“不知道”“我是想对你说,你做的不错,在昨天卫生大扫除时我们班是第一,这是你认真的表现”他此时抬起了头,我紧接着又说“你昨晚打架的事情我还不知道,谢谢你告诉我,你很诚实,也很勇敢,但你已经犯了错误,按照班规打架应该严肃处理,但你是第一次,你就在这一周帮助值日生搞好卫生,不在德育积分上扣分”。那一周我们班在全校评比时得了第一。可以试想:如果当时直截了当严厉批评他,是不会去的那样的效果的,但如果,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他会更加放任而肆无忌惮地去做一些诸如打架之类的事情的。
初犯不罚,但一定要教育。目的是让初犯者接受教训,给他再次做事的机会。怎样让他接受足够的教训,让他知道自己错了,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呢?这取决于我们当老师的教育过程,过程很重要。
六、欲擒故纵,再为其铺路搭桥
今年我带的是七年级一班,开学不久班长跑来对我说我们班上两个学生在谈恋爱,我咋一听,愣了,初中生早恋是比较普遍的,可他才在七年级,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影响到学习的。可怎样才能处理的最为恰当呢?我想了一下,把几个班干部叫来说,为了加强交流,调整部分学生的视力,我们要重新排座位。我让他们通知一下全班学生。再重新调整座位时,只是象征性的调了一下,最主要的是我把那两位同学给放到了一起,成了同桌(这种做法当初有大部分人是反对的)。出乎人意料的是,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在期中考试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两个学生均前进了十多个名次。而且,他们的关系早已不是当初的那种关系了,只是极普通的同学关系了。究其原因,很简单,我们为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接触的频繁了也就会失去原有的那种神秘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思念,越是思念,就会越无法自拔,对于学生,最后就得失学。如果当初我用很传统的方法(比如将他们叫到我的宿舍说你们两个在谈恋爱是吗?你们是中学生,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准谈恋爱——讲上一大推的大道理,他们可能在表面上暂时是不会进行的了,但在上课时他们难免会一个偷看一个的,心思是不会再学习上的)来解决早恋问题,是不会产生这种效果的。
这只是解决初中生早恋问题的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除了用一下古老的一套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倒是可以运用的,我们也有时没有必要非得要用课本上的那些方法上的,解决问题时我们也不一定要“永远向前看”,可以后退一步,或者直接向后走,给他来一个迂回嘛,方法很多,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之,我们当老师的教育学生一定要有方法,没有方法就不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