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启卫:浅谈如何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浅谈如何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 贵州省沿河县和平镇实验小学 冉启卫
有效的作业批改,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笔者认为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能收到特殊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用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对优秀学生的作业,老师总是很喜欢,他们的作业不仅思路清晰,解答正确,而且字迹工整,让人看了心情舒畅。在一些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上,除了打上 “优☆”外,不妨写上简短的鼓励语:“你真棒!”。如练习“88×125”时,就有多种简便方法:方法1:88×125=(80+8)×125=80×125+8×125=11000;方法2:88×125=8×125×11=1000×11=11000;方法3:88×125=4×125×22=500×22=11000。改到这儿时,笔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提笔在答案边写下:“你的方法真多,你真棒!”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在做“一题多解”的题时,有的孩子想出了一种解法,给他打上一个:优秀;而有的孩子想出两种解法,但凭他的实力还可发现更新的、更简的解法,所以给优秀的同时还会再送一个“?”或写上“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到更好的解法!”以启迪思考寄予期望。
二、巧用评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师在作业批改时,应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不仅要关注孩子们作业的对错,还要对学生作业书写的工整、格式的规范严格要求。
在学生的作业中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笔者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你的答案是题目所问的吗?”、“你的方法很好,但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等指导性评语向学生提供思考路线,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去改正。
又如:“42×199+42=(42×200-42)+42=8358+42=8400”。笔者给他批上:“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在题目中42下边划了红线,以作暗示。果然,学生又补上一种算法:“42×199+42=42×(199+1)=42×200=8400”。又给他批上:“你真聪明!孩子要和同伴比,但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比,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便是最大的进步。”根据评语,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样改正。这样,不仅没有打击其自信,而且使其纠正了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巧用评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完成相同学习任务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比优等生付出的努力更大一些,因此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对那些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简短激励性的评语外,还给那些同样付出努力却得 到错误答案或得不出答案的学生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灰心,消除其自卑,激发其斗志,树立其信心,用期待的目光,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所以,笔者们应该更加关注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发现他们作业上的闪光点,纵向地比较他们的每次作业,肯定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如果他们每次看到作业本上尽是刺眼的“×”,他们的学习信心肯定受到打击,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每次作业也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在作业批改中,用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你的字写得真工整”、“老师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继续努力,你会很棒”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笔者想这样的评语,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更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数学作业的实践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关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缩小了与好学生的差距,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巧用评语促进师关系和谐发展
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不仅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信任,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学生进行个别提醒或辅导,并不容易。于是,笔者便利用作业批改中捎上一句话,“今天上课,有听讲吗?”、“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请将‘认真’进行到底!”、“放学后,我们好好谈谈,好吗?”,利用这些评语,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得师生的心灵在平等的交流中沟通,让老师不再居高临下,而是成为学生真正的引路人。
实际上,小学教师写数学评语是一件苦差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孩子,写出恰如其分、行之有效的评语是件难事,可是我们选择了教师,选择了为孩子们创设成功的道路,就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烦,持之以恒坚持走下去,让无声的对话,爆发潜在的力量,祝愿学生们在广阔的数学王国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