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张德志:初中数学课上应用小组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初中数学课上应用小组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 河北省滦平县第二中学 张德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小组探究式教学,课堂上学生间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独立思考,这是数学学习的新境界,改变了数学学习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但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成熟经验。
    关键词:合作 小组探究 整和人力资源 师生互动 交流分享 激发创新思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课堂上较多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探究等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整合人力资源,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互动,交流与分享,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但这种教学方式还不成熟,其中有喜也有忧。
    首先,我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如下的好处: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将班内学生分成成绩优秀的、一般的、较低的三类,再将这三类学生均匀地分到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四名同学轮流当组长,组长既负责支持课上讨论,又要负责督促课下的作业。这样就形成一个老师辐射组长,组长辐射组员的共同学习局面。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想方法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如在讲授“有理数加法”的第一课时时,我应用学校的文明班量化考评计分方法引入课题,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讨,在用式子表示计分过程时,一部分学生就遇到了困难,这样组长就来帮助他们,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当学生一起探究法则时,组际间交流合作。就这样发挥大家的智慧共同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
    学生间这种合作的学习关系,给课堂营造了一个和谐、乐学的学习气氛,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深厚的感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能拓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激发创新思维,丰富经验。
    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受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教学的面貌,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下面谈一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起初学生的新鲜感没有了,有的小组合作看上去讨论挺激烈,热热闹闹,好看不中用,几个人头一“聚”讨论不讨论一个样,组长自己说了算;还有的组长觉得组员智慧赶不上他,跟他们讨论没有意思,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思考好;还有部分“自我保护者”,我的想法不让他们知道,一会老师叫他们时,他们把我的想法说出去了,我怎么办;还有部分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总认为自己不会,不阐明自己的观点,怕别人笑话自己说的不对;还有一部分学生坐享其成,待别人说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自己一听一记就得了,自己不肯动脑筋,不主动参与 ;更有甚者借讨论之机,同学之间开小会,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失控,没充分利用探究过程。对于数学底子差的班级,往往组织思考、讨论这一环节,成了有些同学放松的机会。同时这种教学形式老师也感到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这样就不能给学生太多的自己探讨过程,于是就造成教师有时放的不够,自己讲得太多。
    虽然这种教学形式会出现上述问题,在教学中还有待我们教师找到解决的办法,自己摸索成熟经验。但总的来看,小组探究式学习给大部分学生开辟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使他们有机会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学习经验,他们将逐渐成为数学课堂上最活跃、最出色的主角。

    点击次数:68  发布日期:2013/8/2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