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品质教育 何启蒙

    中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品质教育

    ◎  四川省犍为县孝姑初级中学      何启蒙

    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育人有其特殊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想完成体育的育人目标任务,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上下功夫。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动竞赛、游戏、谈话等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和情感的体验,可以使学生的天性暴露无疑,从而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教学中就可以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采取适宜的方法,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提出不同的要求。

    2、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独特教育空间,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一般而言,体育运动的手段和形式之多样,从客观上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与学生更多的接触条件。体育教师与学生正面接触的机会多,侧面接触的条件也相当优越。教师的外表形象、教师的着装、仪表首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映象,体育教师宏亮、清晰的口令,出色的运动能力,娴熟的运动技能,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的精神,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应象, 滋生强烈的感染性,这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的中学生来说,都是他们追求和效仿的目标。由于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促成他们努力在各方面做到和教师相象,学教师的样子。首先是欣赏、羡慕,而后是追求、模仿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所以体育教师要处处留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诱导和教育,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3、利用课堂常规育人。课堂常规是把体育教学中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要求,贯彻课堂常规的过程,也就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如:课堂常规明文规定,上体育课不许穿皮鞋,体育课上不得擅自离开课堂,教师应该首先遵守,如有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需向学生说明情况并作好课堂安排。体育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利用教材的教育因素育人。在体育教材中,有些教材本身就有教育因素,比如游戏教材、体育基础知识教材,还有一些教材从它的外表看,不具备思想教育的因素,但只要抓住这些教材的不同特点,认真挖掘,就会发现各种教育因素,然后将这些教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就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中长跑教材要求学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跳高教材要求学生有勇敢顽强的精神等。篮球、足球则要求学生有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在活动中要求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制度来约束自己。
         5、利用体育课中的偶发事件育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有些是对体育课过程有积极意义的,有些则起消极作用。体育教师要分清偶发事件性质,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学生对某教材的兴趣不浓,在练习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强调教材的意义,以激发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减器材的高度、练习的速度、重量、数量,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增减动作的障碍阻力及对抗因素,还可以进行多种诱导练习,促进学生做出努力,突破难点,提高思想素质与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可利用偶发意外安全事故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可促使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积极认真,在没有掌握基本技术的情况下(特别是器械项目),不能在没有教师的保护帮助和有效的安全措施下去盲目地练习难度较大的动作。这样可大大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我在教学中利用一次突发的安全事故(在一堂体育课上,学生在练习双杠屈臂伸时,有一学生在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其自己本身又没有体操基础,不顾安全纪律,盲目地去做摆浪动作,结果从杠上摔下,造成部损伤。),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运动中自我保护与帮助方法的传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常常到了一些保护与帮助知识,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大大提高。
         6、利用体育课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育人。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队列队形的练习,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组织纪律性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履行道德义务所需要的控制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时机,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就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课后收捡、送还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时机,因此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这些工作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搬垫子时不许在地上拖,排球不准用脚踢,不能球拍划线,不能扔球拍等。对于主动整理场地、收放器材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对不爱护公物的同学要批评教育,故意损坏的要赔偿,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7、利用课终小结进行育人。课终小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机会,首先小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任务是否完成,下次课所授的内容、任务,再结合本次课的教学实际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通过小结提出表彰和适当的批评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成功的所在和不足之处需要克服的地方,使学生充分地享受体育、感悟体育的快乐,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点击次数:142  发布日期:2016/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