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磨课助我成长 ----“初识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及反思 黄建清 陈利华

    磨课助我成长

    ----“初识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及反思

    ◎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一小学校   黄建清  陈利华

     

    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课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果敢的农村少年形象,是引领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写作特点及性格特征的极好范本。因此我将这篇课文作为这次活动的引入篇目。

    【第一次试教】

    教学过程:

    (一)走近鲁迅,领略名人风采

    1.介绍鲁迅,强调“大文豪”。

    2.揭示课题:在认识、了解鲁迅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会听到这个名字(板书闰土),他是迅哥儿时的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迅哥儿,走进(生齐读课题──少年闰土)。

    (二)抓关键句,体会人物特点

    1.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几个角色?(“我”和闰土)

    2.闰土是“我”儿时难以忘怀的伙伴,我为什么会对他念念不忘?他身上有磁场,有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请你找出藏在他身上的魔力。(找出关键句,谈谈闰土的特点)

    3.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闰土相比较,我的特点是什么?

    (三)品佳词妙句,关注人物内心

    细细品味文章描写的故事,美好的情感力透纸背,请结合佳词妙句谈一谈你悟出的情感。

    (四)学表达方法,仿写迁移运用       

    1.总结写作方法

    鲁迅先生描写了一个经典的儿童形象,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淳朴善良的儿童形象。他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你能谈一谈吗?

    注重了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和详略得当。

    2.读写迁移,锤炼文笔

    选取文中最感兴趣的写法,想想你的同学、老师、亲人或留下难忘印象的陌生人的特点,写一个小片段。

    (五)群文阅读,交流个人心得。

    细细品味文章故事,哪些句、段令你难忘,并谈谈理由。

    拓展阅读一:《故乡》(节选);拓展阅读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拓展阅读三:《兔和猫》; 拓展阅读四:《一件小事》;拓展阅读五:《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拓展阅读六:《父亲对我的教育》

    【课后感悟】

        初识群文阅读教学时我手足无措,想当然地以为群文阅读教学不过是附在课本教学后的拓展阅读。赛前热身,当我第一次试教后得到了差评。

    原因有四:

    一是第一次的教学设计只是单纯的群文阅读,不是群文阅读教学。重视的是单篇文章的教学,还属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阅读一篇文章,老师讲了太多的话,提了太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读拓展文章的时间偏少,课文阅读和群文阅读占时比例为4:1。二是第一次设计的教学流程中有介绍鲁迅背景;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特点;总结写作方法;锤炼文笔;群文阅读。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有,样样不精,课堂教学缺少亮点。三是群文阅读指的就是同一个主题,多个文本的学习。第一次选取的群文阅读篇目主题不明朗。四是教师要设置一定的话题,话题是讨论的灵魂。第一次设计的话题空泛,对学生的阅读不具有指导性。

    【第二次试教】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故乡》(节选)《一件小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父亲对我的教育》

    设计意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群文阅读是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的极佳途径。《故乡》(节选)《一件小事》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父亲对我的教育》分别是萧红、海婴的作品。群文从多视角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生动的鲁迅形象,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1.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进行一组文章的阅读;2.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及高尚品格。

    三.教学重点

    1.抓出关键句,理解关键句,品味关键句在文章里的中心作用;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质疑能力。  

    四.教学难点

    通过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情感与特点。

    五.课前准备

    1.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2.阅读课外拓展文章,领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写旁注。

    教学过程:

    (一)走近鲁迅,领略先生风采

    1.课前自读鲁迅诗歌,课前检查。

    《自嘲》《自题小像》

    2、出示鲁迅名言,并提问引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引入:这些句子出自于哪位名家呢?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设计意图:课前提出朗读要求,学生为了熟读成诵,他们会查阅资料读懂诗意,查找鲁迅先生背景故事进行阅读,从而为初识鲁迅做好铺垫。名言的朗读与领悟更加深了鲁迅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二)回忆闰土形象,复习阅读方法。

    1.上节课通过抓关键词句我们了解了闰土的特点,请回忆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联系关键词句谈谈吗?

    2同样,通过抓关键词,我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文中描写了“我”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3.通过课文,认识鲁迅形象。

    少年闰土中的“我”以鲁迅为原型,通过课本的学习,你了解到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预设:重视友谊,向往自由)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课文为依托,导出此组文章阅读方法,即抓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抓关键词句品读避免了教师的条分缕析,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群文教学,注重研读

    拓展阅读一:

    1.议题设计

    相同议题:(1)你感兴趣的关键词句是什么,请勾画出来?(2)从关键词句中你读出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情感?(3)从关键词句中你了解了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求异问题:(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2)每篇文章的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事?

    设计意图:求同: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都是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特点,表达人物思想。求异:写作的角度不同,记事数量不同,鲁迅写他人通过一件事例表达作者的情感,他人写鲁迅通过多件事体现人物特点。通过求同比异,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事例或一件事写人文章的范例。】

    2.质疑与探究

    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发现是什么?

    设计意图:你的问题是什么?不光老师提问,学生也要质疑,有了质疑才有发现。学生获得独到的见解并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获得品味文字的快乐。】

    3.图表设计

    文   章

    写作方法

    事例

    数量

    鲁迅特点

    《故乡》(节选)





    《一件小事》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父亲对我的教育》





    预设:

    文   章

    写作方法

    事例

    数量

    鲁迅特点

    《故乡》(节选)

    外貌、动作、神态描写

    相遇中年闰土。

    1

    同情劳动人民

    《一件小事》

    外貌、动作、心理描写

    车夫救助老女人

    1

    勇于反省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笑声;走路;开玩笑;看来信;陪客人;工作到深夜……

    12

    幽默风趣

    做事利落

    关爱青年

    鞠躬尽瘁

    ……

    《父亲对我的教育》

    动作描写

    拆电器,父母不斥责;父亲假意打我;父亲满足我读书的愿望;父亲护理受伤的我……

    7

    爱子情深

    宽厚慈爱

     

    4.学习方式

    (1)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找出关键词句,思考问题,完成图表的填写;(2)小组讨论阅读后的体会;(3)学生代表利用图表展示小组成果;(4)观点不同的同学作补充说明。

     (四)总结鲁迅精神,再次认识鲁迅。

    1.今天我们通过名言警句、课文《少年闰土》、 群文阅读篇目认识了鲁迅,难怪毛主席评价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面对鲁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群文的阅读,鲁迅形象丰满起来,学生练笔,心中的感情便能喷薄而出。读后感中“悟”这一写作环节的训练无师自通,水到渠成。】

    2.诵读名家诗作

    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下这样一首诗,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朗读吧,课件出示《有的人》。

    (五)布置课外阅读,介绍书目。

    鲁迅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鲁迅一生的著作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小说集有《彷徨》《呐喊》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真实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毛泽东誉为“民族魂”。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读读他的作品,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崇高的人格和“硬骨头”精神。

    教学感悟:

       第二次试教我在课堂上没有了条分缕析,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激烈的争辩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磨课中尝试,在磨课中成长。群文阅读教学晋级活动,使我收获颇多。


    点击次数:126  发布日期:2016/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