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李春娜
教材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 河北省保定市美术中学 李春娜
摘 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指出:“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是教师学习、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学中对教材要进行再创造,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由此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老师针对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教材 新课程改革 模块 学科
谈到用教材,可能我们都会用。我们就是用教材来教学的,并且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上课的。我们是不是把教材上出现的内容按照先后顺序一一地搬到课堂上去了?我们是不是把教材上出现的知识都一一教给学生了?这样是否收到很好的效果了?我们也经常这样问自己,学生都掌握了吗? 所以,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谈到有效地利用教材,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材内知识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
课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相关联的章节有几个,每个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是什么,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在集体研讨中对课本做好整体规划。这样的规划有助于知识内容的系统,授课时间的调控,并能在课本的利用率上达到高效。
如果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高一上学期《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在第九课之前很多地方都涉及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概念,学生对此感到陌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把第四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放到了第二单元提前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
二、模块与模块的调整,对有相关联系的模块进行整合。
新课程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要求为四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我们河北省普遍选修的两个模块为《经济学常识》和《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而这恰恰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互为补充,如果在学习《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过程中能根据情况适当的将选修内容补充进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三、基于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整合教材。
新课程改革需要综合素质的教师,多年来的分科教学容易使教师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中,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是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的。
而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要注意各学科教材之间的交叉,要做到统筹全局,达到优化使用的效果。例如: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联系就非常密切,很多政治结论都来自历史事实。例如:我们刚刚结束的《政治生活》第九课有关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我们就用到了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及两极格局的瓦解等有关历史知识。学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时引导学生回忆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史从而印证国家利益决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亲疏冷热关系。当然政治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例如我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在地理课上所学的有关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知识。总之,在新课改下,学科与学科之间区分越来越模糊,很多内容都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科进行整合,这样可以使政治内容丰富起来,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对知识的重复讲解,影响教学进度,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四、充实教材, 回归生活
新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许多例子虽然经典,但难免陈旧。如果照本宣科,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归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新课程下,教材不再是呈现知识的唯一源泉,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由教材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拥有的知识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所形成的新知识三方面构成。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教学中应根据政治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将教材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新课程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相结合,课堂如果脱离了实际问题,就会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适当补充教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实现对教材的超越和创新。比如,我们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与两会时政相结合;在讲反霸权主义时,我们就会把利比亚战争拿到课堂上。总之,政治课的生命力离不开社会,我们的政治教学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使书本知识变活,同时也能开阔学生视野。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大纲是我们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教材只是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点。教师只有凌驾于教材之上,不拘一格,变通教材,让自己成为教材真正的主人,才能适应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我们追求教材的整合,但一切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我们要用这种意识不断鞭策自己,在每节课中体现活用教材的理念,在追求中不断完善对教材整合的认识。这样就会拥有快乐的收获,尽情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