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德育教育 王梅雪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德育教育
    ◎   河北省衡水南华小学    王梅雪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而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是整个小学德育教育的起点与关键,德育教育从低年级开始贯穿于整个人的一生。
    班主任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低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要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技能、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和智力品质,同时,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适应,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过集体生活,知道要讲礼貌,遵守游戏规则,初步形成分享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并为学生的情绪陶冶、个性塑造和品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各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反复训练,有助于帮助孩子们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本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各学科都可挖掘德育教育因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四、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对低年级的学生,仅凭单纯的讲道理也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所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坚持以和肯定和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收效甚佳。启发诱导 ,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 ,不给他们增添痛苦 ,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五、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点击次数:34  发布日期:2016/7/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