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数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 陈娟
4
浅谈小学高段数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陈娟
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因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比较少,知识内容比较浅,学生需要的方法简单,教师往往也就忽略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一、认真看数学教科书
数学教科书是学好数学的最根本的依据,它包含了各个阶段要求掌握的所有元素,简单的可以分为知识点与数学技巧,其中技巧往往是最简单的“通法”,知识点和技巧又分别在教材的论述例题与习题中出现。这就让学生有意识地从知识与“通法”的角度去分析教材的内容,提高记忆的质量,再配以教师教学中经常介绍的一些特殊的解题技巧,加上自我训练的过程中经常查阅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自信,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预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节时,要求大家先通读教材,让大家知道有四方面内容:①三角形的意义;②三角形的特性;③三角形的种类;④三角形的底和高。当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后,老师再加以适度的引导、讲解和拓展,学生学习起来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二、认真听课,抓住课堂
理科的学习重在于平时下一些功夫,不太适用于临时突击冲刺。平时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全神贯注,思维要紧跟老师,同时不要忽视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只重视该题的解答,其实诸如“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远远重于一道题目的解答。只有真正理会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才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去识记题目的解题过程。
三、做好归纳、整理工作
数学学习中的整理与归纳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知识点按顺序汇总,找出相互的关系,加强记忆巩固;二是将解法技巧一一记载;三是将综合性的例题记录在案;四是将自己解答错误的题型汇编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的笔记都会从少到多、从多到少的过程。这个办法看起来似乎很费时费力,实际上起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特别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要把前后的知识连贯起来,运用六年来学习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进行整理归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四、作业后的思考
当完成作业甚至每做完一道题目后,都应要求学生从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两个方面去再思考。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完一道题后,可以在作业本上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本题用到了哪些知识点?用了怎样的解法?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五、有选择性的做课外练习
课余时间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宝贵的,所以在做课外练习时要做到少而精,每天做10分钟左右即可,天长日久,学生的思维就会开阔很多。
总之,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是成功路上的明灯,但刻苦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显得特别重要,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