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廖芝兰

                                       1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廖芝兰
    ◎   四川省平昌县信义小学)

    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这就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在此,谈一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理论基本上是:教师是权威,学生更多扮演着“遵从者”的角色,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间的交往,很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和独立性,不易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彰显出来,更谈不上解放学生的嘴巴和思想。
    (一)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素质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课程与教材是客体,教师是主导,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应把这“三体结构”合理应用。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师生交往的范例。其中“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教师是学生的友伴,和学生的交往还体现在娱乐、生活和思想交流等方面,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学校生活的共同体。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真正体现“良师”与“益友”的角色。从根本上说:教师不是导演,不应该按照设计好的一切进行程序化教学而抹杀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性,从而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教师更不是“演员”,让你一个人在三尺讲台上唱独角戏,让学生成为你的观众。师生应站在同一个心理平台上,让学生能说、敢说、善说,这不仅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融洽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师生、生师、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向的互动,课堂不仅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交往技能和团结合作的氛围。在平等的师生氛围里,学生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二)在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促进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教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投入的情感被学生感受后,学生才会排除内心的障碍,坦诚的向教师表述自己的观点,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在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作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要每事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他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激发和培养,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能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序的思考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对优生做到“锦上添花”,对差生做到“雪中送炭”。规避“落井下石”。只有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让学生解放头脑,解放双手,在民主、和谐的土壤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改进教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质量。“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要确定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应给予精讲,及时进行释疑解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老师应引导学生对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及时查缺补漏。
    三、面向社会,增强现代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已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以必须树立自强、竞争意识。这种观念的树立能使人永远无止境地攀登,能使人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应注意渲染、强化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适当引导、补充。例如,《百折不挠》一课的教学,在深刻明理时运用参考资料《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强化观点,而我认为教学这一环节时,对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成功,不能仅仅从意志角度引导学生,更重要的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栾菊杰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因为当时栾菊杰已经是全国冠军,是一种强烈的自强竞争意识使她产生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使她在受伤不轻的情况下,冒着某种危险,顽强拼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受挫、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四、重视素质教育,要做到“尊生”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背景(贫困、富有、单亲、重组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也得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生是否喜欢一个教师,并不是一定得有超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是需要一个会尊重学生的老师,因而,“尊生”也是“重教”的表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人际交往,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师生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搞好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点击次数:102  发布日期:2016/5/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