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让阅读教学成为作文教学的沃土 王浩

    让阅读教学成为作文教学的沃土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小学     王  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积累。只研究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而不注重从经常的大量的阅读教学中教学生学作,无异于平时不抓运动员的练功,只抓赛前指导。难怪在作文指导课后,学生作文仍然咬笔头。所以当前作文难的“病源”其实还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与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科学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积累、感悟、理解、吸收,在读中学说学写。
    一、在阅读教学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言积累”这个问题 ,足见语言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那么也必需要有很好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要教好作文,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当我们要进行每一课的语言教学时,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吃透课文精心的选出,需要深入学习的词语句子,作为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利用词典等工具书以及课后的注解先自行理解,再放到课文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做到“读出来,钻进去,悟出来,”的三步方法,让学生学习、品味课文中的词句。
    二、在阅读教学中悟写法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一点一点地学,一课一课积累形成的。因此,在教每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必须抓住每篇课文中最突出的一个写作特点,作为那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设计出精妙的教法,使学生明其特点,悟其写法。
    1、课题的推敲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有一个好题目就可以使文章增辉添彩,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对文题的推敲思考。如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时候,让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三者的关系?再抓住“童年”提问学生:你们的童年都跟哪些事物有关?这时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参照和模仿,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为关于童年的作文拟题,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会了一种拟题的形式。而且这样的练习贴近学生生活,也不会让学生有畏难的心理,却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
    2、开端的揣摩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故古人对文章开篇的要求也曾有“凤头”之说。针对很多学生的作文开头是淡而无味的,俗而不雅的,如:我们学生在写放风筝比赛时的开头,“今天是星期五,天气不错,老师说要带我们去放风筝”,“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带着风筝上了小山坡准备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等等,这样的作文开端没有新颖,没有新鲜感,让人一看就感觉无趣,而对所要记叙的人和事也缺少必要的交代。而有的学生的开端却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就应该有目的的从教材中找到各种形式的好的开头,并加点拨当作示范。
    3、结尾的斟酌
    好的结尾可以使“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象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让人回味无穷,而现在学生的结尾要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所以当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也应对文章的结尾进行引导,使学生明了结尾对文章的作用以及达到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及时仿写
    阅读教学中所学会的的语言和写作的方法,必须通过表达的训练才能形成一种能力。那么什么时间练更合适呢?应当是即堂练,把学生当下学的写作方法和语言情感随堂表达,既轻负担,又高效率。因此,语文课应当课课有练,堂堂有练,口练笔练,既练词句,又练写法。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精选每课学写的重点,更需巧妙的设计每课学写的练题。教师也应在教完课文某一方面的知识之后,进行及时地提示、点拨、训练,然后让学生作一翻思考和消化,做到有的放矢,有张有弛。
    1、读中学写,仿写经典
    一篇课文有很多段,但不是每一段都适合借以进行"写"的训练的,这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选出那些构段方式有典型性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再见了·亲人》一至三自然段在写法是都是先写一句祈使句,再是问答句式表示心中的想法,接着回忆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讲述之间的情感,最后用一句反问句强调情感之深。教学这几段时我让学生先理解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构段特点,再让学生自己思考第二、第三主要内容、构段特点,并小结这几个自然段的构段特点,最后指导学生仿写。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地训练,有效地促使学生语言表达方法的提高。
    2、读中促写,想象补白
    在课文中有很多地方为艺术"空白",给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而这种"空白"就是给人更多的空间令人遐想的。如果对这些"空白"处给予补充,这就是补白。补白,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技巧,是指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把与课文有关但是课文没有写完整的或没有直接详细的表达出来的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补白又是课文的延伸理解,通过补白,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引发共鸣,激情达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渗透了写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于阅读教学中的这样的“不确定”和“空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有许多省略号,表示的都是内容的省略,教到第十五自然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蚯蚓……”时问学生:还做了哪些努力?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填补课文内容的空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发自己所想之言,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以读拓写,咀嚼细节
    很多课文中,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为了突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通常会通过人物角色的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来达到它的写作目的。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与体会后,启发学生依据课文文体,想象写作超出课文。
    总之,而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把握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阅读教学时进行写作教学的引导,有意识的做到从作文的角度去教阅读。努力构建一种要阅读中教写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在读中教语言,教写法,练表达,既加深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又加强了运用,把作文教学教在阅读教学之中,落在实处。






     

    点击次数:149  发布日期:2016/4/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