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莫冬静
如何培养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 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中心小学 莫冬静
摘 要: 一直以来,人们都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却忽视了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学阅读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语文阅读它绝不是简单的读一读课文,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想知识,开拓性地阅读,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沙子中捡金子”。
关键词: 农村低年级学生 ;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语言水平
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看书并读懂其中内容的能力和智力发展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实践表明,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什么是数学阅读能力呢?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具有看书并读懂其中内容的能力。再了解一下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这样,数学阅读就不是一般概念上的阅读,它还具有假设、证明、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阅读,还包括一些符号、图表等的阅读。阅读能力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图式的阅读能力,数学表格的阅读能力,数学公式的阅读能力。现在我想对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阅读,引领学生认真审题。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课余,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监督。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存在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阅读,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审准题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
1.解决生字,读通。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例如:在课堂中需要做练习时,我先要求学生手指题目的要求和我一起读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排除题目中的生字障碍。题目中的字认识了,就让学生多读几遍,等学生读通顺流利之后,老师质疑题目中的字或词的意思,加深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2.咬文嚼字,读懂 。
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小红今年15岁,比小明大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中,“比小明大3岁”,到底指的是谁的岁数大,谁的岁数小。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二、多方训练培养阅读方法。
1.思考与阅读相结合。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对与学生思维的发展,其中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尤为重要,另外将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途径及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2.实践与阅读相结合。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因材施教。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有都不一样的智商,不一样的努力程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
三、指导阅读数学文本,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依靠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1. 提高阅读认识, 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是积累处理数学信息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参与的兴趣。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教学时,我结合实际生活,设置一个让学生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在买菜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进行算术练习,从而使学生产生读书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可以经常对学生讲一些关于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的故事,树立读书的榜样;也可以在教室里经常陈列或张贴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材料 ,对学生进行阅读刺激适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读书摘录展示等活动,这样既可检测阅读情况又可激励学生 。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提供阅读机会。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作用,将数学阅读训练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如: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演示题一般都是老师自行朗读,边朗读边列式或计算,其实这是训练学生自行阅读的最好机会。于是我们就将老师的演示题改为学生读,一人读,二人读……一直到读正确为止。这时的读,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好,而且这种机会也很多,几乎每节课都有 ,若把这些机会让给学生了。学生读的机会也就多了,读的训练自然也就得到了落实。
3. 进行学法指导, 教给阅读方法。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科学传授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读书要眼到、心到、手到,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学会粗读,细读,精读与研读 ,读书指导要有步骤地进行。比如:低年级学生可提供教师编写的提纲向学生进行阅读的示范。如阅读应用题,怎么抓重点词怎样停顿,读文字题时怎样读准数字和处理好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都要一一准确示范,让学生从 中悟出读的方法,以提高读的质量。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归纳整理阅读要点,并根据阅读内容进行评价 ,交流与对话,可以写一些阅读心得。
4. 重视课本阅读 ,把握阅读重点。
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征、知识基础与接受水平、在教育的原理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具有较高阅读价值。因此,一定要重视对数学课本的阅读。数学课本的阅读一般有课前、课中、课后阅读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 ;课中阅读要把读、思、练结合起来。对于定义、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的阅读 ,要有耐心 ,要在学生 自主探究其产生过程的基础上,逐字逐句让学生反复读 ,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内容 ,体会出数学的思想、观念、方法。读书还要与讨论,质疑结合起来,使读书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行为;课后阅读要进行整理归纳,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要让学生逐步养成不读懂学习内容,就不动笔计算的好习惯。
5 .增加阅读考查, 指导学生阅读
在编制数学考试试卷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测评学生阅读能力的试题,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设计一些图表 ,通过图表中提供的一些数据或信息,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要求学生会读图,会读表,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创设一些蕴涵数学问题的故事和生活情景。以这样 的应用题作为试题 ,让学生读后解答,看学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处理水平。
通过对读图、读表、读文字材料能力的考查 ,可以实实在在地推进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阅读不仅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教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此外,课外数学科普读(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小神童”等)、数学学习指导物及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等,对开阔数学视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要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下面的预习作业:(1)找出最近几年的年历,仔细观察,寻找年历上的奥秘?(2)你知道万年历是怎么回事吗?上网搜索、查阅图书或向别人咨询。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因为借助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美国1989年公布的课程标准上有这样一段话:“叙述、讨论、写作、阅读、倾听数学,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引导数学阅读培养数学阅读习惯的责任。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还有很多知识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并且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数学阅读能力需要我们教师及早培养,为孩子们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