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蒙丹霞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广西桂林市柘木初级中学    蒙丹霞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激发兴趣,鼓励求异,改进教学方法,重视社会实践等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  兴趣  教学方法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教学教师是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权威,学生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教师高谈阔论,照本宣科,脱离学生实际。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我在初一下册第六课“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的教学中,第一个环节是“学会欣赏”,按课本上的要求只要学生听歌和看书画作品,但为了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先让教学班中一位有音乐特长的女学生上讲台来一展歌喉,把学生带回了充满憧憬和乐趣的儿时;然后自己亲自挥笔泼墨,一个集书法和绘画于一体的“舞”字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书画作品的美感。从中既达到了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目的,又能无形地教育学生要发展特长、培养情趣;另一个环节是“参观浏览,美化人生”,教师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龙胜旅游”录像片断,在课堂上让其中一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领略了龙胜山水的美,并从中感悟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主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加强引领,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初一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每单元的预习、学习和复习中都要善于给自己提问: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怎样)?而在初二下册“正当防卫”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观看案例,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提问,把心中的疑问提向老师或者同学……使得学生在提出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形成讨论式、探究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创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比如说在讲述《与诚信结伴同行》这一节时教材中列举了4个"这样做算不算诚信"的事例,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结合课堂上的知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平时的所见所闻各抒已见,既达到了自身体验又达到了合作体验的目的,既获得了知识的学习方法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收集信息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在这种无心理压力的学习过程中,后进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形成自己的见解,也取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把多媒体、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教学沙尘暴的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目,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初一思想政治“集体力量大”这一课教学中,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时,我利用影碟机播放了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连、心心相映的崇高美。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通过网络把“今日说法”节目下载下来,拿到课堂上作为案例与学生一同分析、探讨,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
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政治思想课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认知、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关注民生,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法轮功"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方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今后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创新教育实践,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要素和方法,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