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赖蓉蓉

    谈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   江西省宁都县   赖蓉蓉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信 息化为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1、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科课程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从这种新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意味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对学科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引发学科课程的变革,但是它却是学科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因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改变传统的学科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性,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环境。
    2、整合的认识
    2.⒈学习观念的整合
    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都需要以新的知识和学习为基础。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求并将知识内化,形成一种新的理念。这意味着,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需要给学习者创造一定的环境,促进其自主探究和创造。
    2.⒉学习目标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只为了学习信息技术处理技能,而是为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在其他学科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又反来会增强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和能力。例如,听、说、写、算是信息技术处理技能的基础,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反过来又是听、说、写、算能力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目标与其他学科学习目标一体化,彼此相互促进、融合。
    2.⒊学习内容的整合
    在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点。例如,英语学科课程设置的标准中有这么一条具体要求:学生讨论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找到并使用这些信息。在表述这项要求时,还规定此项要求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反过来,在表述英语阅读中有关为获取信息而阅读的具体要求时,还规定学生要能够从网上提取信息,包括知道如何搜索和查找更便利。
    2.⒋学习和教学的整合
    教师要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来合理设计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还将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在教学之中。例如,根据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进行网上收集和交流,这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不可以替代的,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整个教学活动就不能这样设计和进行了。
    3、整合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水平,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高低。一个教师必须首先学习教学设计方法,并分析媒体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整体考虑你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在设计和思考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如何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其次,要实现完美的整合,教师还必须具有相当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点、教法的变革等。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4、整合的误区
    4.1、不要只盯着信息技术,好象除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外其它的都不叫整合。整合最重要的不是采用了哪个媒体和工具,而在于我们从整体观、系统观上去考虑它,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4.2、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用信息技术来演示单纯的事物和知识的呈现上。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各学科中去。如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作交流性学习等策略,围绕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实验。同时,熟练使用计算机与网络,不仅使学生们对教学内容得以更直接更生动的理解,而且在课前、课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网站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
    4.3、学科课程整合不是上几节课就算是整合了,也不一定每节课都要用课件。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不要搞形式主义。笔者听过一节讲“量角器的使用”的课。教师在计算机上制作了一个动画模拟的量角器(非常逼真),将该动画通过网络传到每一台学生计算机上。学生在各自的计算机上用鼠标模拟操纵量角器测量不同角度。该课件具有互动功能,它非常适合给手中没有量角器的学生学习使用。遗憾的是本节课每个学生每人手中都有一把真正的量角器。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给这样的学生使用有“作秀”之嫌。
    4.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仅仅是几个信息技术教师的事,也不是学科教师个人的事,有时需要好几个部门或不同科目的配合,同时还需要领导的支持。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的教师,只有勇于创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真正落到实处。
     

    点击次数:63  发布日期:2016/3/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