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自主学习自能阅读 黄显英
新课标下的自主学习自能阅读
◎ 河北省兴隆县大杖子乡大杖子中学 黄显英
“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所追求的。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还是被教师的满堂讲、满堂问或形式上的“导”与“练”牵着鼻子转,学生仍然是学习的仆人。要想真正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必须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自能阅读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更好更快地使学生成长。
一、自主学习自能读书包含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是以“书”为本。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教科书,无论采取什么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不要只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选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知识点,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第二、是以“读”为主。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自主学习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更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妙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而是要多读勤思,熟读精思;第三、是突出“自”。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突出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要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在阅读实践中,使学生做到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第四、是体现“能”。这里的“能”是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自能读书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能否迅速提中的关键性因素。它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读的技巧,思的方式)、阅读的内化因素(感知、顿悟、探究),还包括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
二、训练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把握的要点
自主学习自能读书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训练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但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训练自主学习自能读书,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一般来讲,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占课堂时间的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但不能一次性集中,应该完全由学生来自己支配,包括确定读书形式,进行圈点色画、攻克理解难点、向老师和同学质疑等等。但不能离开教师的导,如自读前明示读的要求,自读中把握读的动态,自读后检查读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学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的掌握及调控;二)、要让学生跳着摘下果子。如前所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这是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核心。教师要在训练学生的“能”(包括学习潜能)上下功夫,花气力。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差异和课文难异程度的不同,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总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着摘下果子,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量自己弄通弄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注意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答案,要善于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提示,善于引发学生的思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跳”得勤一点、高一点,要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顿悟”的喜悦;三)、要注重学法指导。主动学习自能读书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阅读过程中如何操作的有关知识和实现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关技巧教给学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要教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学法; 四)、要善于沟通学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及时沟通学生的学路,让学生之间产生阅读理解的“互感”。不仅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其他同学从发言者的解答中受到启示,得到裨益,使更多的学生“豁然开朗”,从而学到阅读分析的正确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