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会玲
试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第一中学 张会玲
英语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提高整体的学业成绩是极其重要的,而初中(尤其在边远地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因此,学好英语就成为初中学生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诸因素中,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只要那些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外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激活起来。因此,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在教学中就不能不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培养好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必须首先了解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发展变化规律:(1)学前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因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向往而兴趣高涨。(2)在学习字母、音标、单词的阶段,由于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超前意识破坏了心理平衡的状态,会导致兴趣的下降。(3)在学会了一些基本句型后,因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得意感和自豪感,又会使他们的兴趣有所上升。(4)在进入学习基本语法阶段后,会因为语法规则多,严谨,要求精雕细刻,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而使兴趣下降。(5)到学习篇章结构时,由于学生渴求新知识产生的结果,如希望了解别国文化等,兴趣又呈上升趋势。
针对以上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去争取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导“趣”
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兴奋和向往这一特点,教师在上初一导言课之前要认真准备,搜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如商务、科技、文化等等),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学好英语打下基础。
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这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时刻不忘从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激化和外部环境熏陶进行引导,来坚定学生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的,以利于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激“趣”
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特点之一就是缺乏语言应用和习得环境,尤其是边远地区,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意念,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备课,使教材活起来。要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延伸课文教学内容,设置课堂教学“兴趣点”,让学生进入交际情景,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进行由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各种职业名称来做“Jim’s father is a teacher.”的机械替换练习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父母的真实职业来回答。这样就实现了从书本练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语用能力。
三、护“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首先,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等)。
其次,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文化是维护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要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复习质量,掌握科学记忆规律,逐步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习得英语知识,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再次,英语教学是在双层次上的情感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护的保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向学生示以关心,加以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性格。
总之,在外语学习中,如果学生既对所学语言本身产生兴趣,希望把自己培养成通晓这种语言的具有高文化教养和技术水平的人才,这种愿望和认识使他们在学习中就能发挥重最大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经常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