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张国良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胶西小学 张国良

    当前,如何扩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为此,新课标还规定了各学段学生要完成的阅读量。那么,如何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来思考研究。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领悟并熟练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
    只有掌握了正确熟练的阅读方法,具备了必要的阅读技能,才能为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做好准备。
    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按照新课标要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在学好课文基础上,及时补充相应的阅读材料进行扩散性阅读。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探索能力不断增强,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不断积累中提高。
    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应该注意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对于低学段的孩子,重在激发阅读兴趣,多选择一些活泼的童话故事、儿童诗歌作为阅读材料。对于中学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故事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由短到长,逐步加深。对小学高学段的学生,则引导他们进行长篇文章的阅读,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起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针对学生阅读的材料进行设问质疑,使小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
    二、家校搞好配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小学生的辨别力和知识面决定了读什么书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加以引导的。除了参照新课标推荐的读书目录来选择要读的书外,教师和家长也可以推荐其他优秀的教材。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一些探险和科幻类的故事书籍,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千古传诵的经典美文,应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接的文章,为学生所理解和喜爱。这些读物都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学校还要尽量多的购进图书,并且全面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还要倡导各班建立书柜,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对于学生读书的内容,老师和家长要加以了解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坚决杜绝黄赌毒等有害书籍污染学生。建立和家长的联系,即每天把安排学生读书的内容发给家长,要求家长第二天反馈一张有关学生在家读书情况的小纸条,纸条内容包括:学生在家读什么书,是否做到了专心读书,是否完成了读书进度,家长的评价等内容。这些方式,建立起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为保证小学生进行健康有序的课外阅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监督作用。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需要把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统筹考虑。可以每周都拿出两节课设立课外阅读交流课。除此之外,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此基础上,协调各科老师,尽量少留家庭作业,为课外阅读留足时间。同时,密切联系家长,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和家长共读一本书,通过家校沟通这个平台,实现了对自制力差的小学生的约束。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及时开展阅读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同读一本书,或者在小组中同读一个章节,然后进行故事情节描述比赛,或者提问书中的情节等。这样大家读同样的故事,便于进行阅读指导和展开竞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劲头。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这些不同方式的读书,不但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而且还会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
    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每当一个阶段之后,比如一个月,一个学期,根据近期读书的内容,开展 “读书知识竞赛”,竞赛采用抢答和笔答两种方式,就课外书中的故事人物、情节描述、事情结果等内容进行竞赛,优胜者发给奖状,家长发给优秀课外阅读指导家长奖状。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成功欲和荣誉心,同时对没有获得奖状的孩子也是一个鞭策和激励。
    总之,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增加学生知识积累,需要全校上下来关注,需要全体老师去引导,需要家长来配合。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营造一个热爱读书的氛围。只有放远目光,不急功近利,为学生的长远打算,才能把课外阅读搞好,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积累和成长。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点击次数:77  发布日期:2015/10/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