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 王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方法
    甘肃省瓜州县教育局 王丽
    【摘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也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氛围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决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呢?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同时,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 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氛围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三、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游戏会促使孩子们说话、交流、探索、创造、展示。课堂上开展适当的小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天马行空。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2至4组,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写由某个词联想到的词,同组的其他同学可以提示,也可以换人,相同时间内,看哪个组写得最多,评比之后可以继续写,知道写不出为止,看哪些词最有创意。你来比划我来猜。每组派两个人上场,分为8组,一个叙述,另一个猜,叙述的人不能提到给出的字,最多过3个词,2分钟之内猜的越多的小组胜出。正话反说。教师选几个口齿伶俐的人参加游戏,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主持人说一个词语,要参加游戏的人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新年”,说错或者反应迟钝的人即被淘汰。从三个字开始说起、第二轮四个字、第三轮五个字,以此类推,估计到五个字以上的时候游戏者就所剩无几了。最后剩下的为胜利者。
    四、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双向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积极教学活动的最好方法,是维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纽带。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新课标要求把文体的学习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创设出学习文本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记得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节日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美味佳肴,笑着,聊着。随着我的渲染,同学们渐渐陷入了幸福的回忆之中。突然我话锋一转,但是一个小女孩,在圣诞节的夜晚,她又在干什么呢?跟我们得经历一样吗?几句话又把学生带回现实的文本学习中,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去寻找答案。
    总之,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氛围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点击次数:37  发布日期:2015/10/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