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薛志华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 河北省武邑县桥头中学 薛志华
体育教学离不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两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好合作学习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它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的体现。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作为体育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级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合作学习应加强研究、使用和总结,以便于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灵感,有利于创新,获取更多的收益,得到更好的体验。在课改后,观念发生转变的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深感体育教学离不开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一)、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广播体操、武术教材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怎样进行分组,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
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
1、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
2、阶段分组。阶段性的小组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
3、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
(1)、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9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随机分组,这种分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
(三)、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二、使用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建议
从当前中小学课堂所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来看,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
1、未能很好地使用教材,也未能把教材与其它课程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
2、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指导作用不够。
3、讨论的有效性不高。
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5、课堂的交流与生成不够,学生收获不大。
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从而更好把握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1. 加强引导,教会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讲清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如何确定小组长,小组长担当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他们各自承担什么样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如何交流,如何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处理小组活动中出现的意外问题与突发事件,怎样汇报学习成果等等,指导学生有组织、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并形成书面材料让学生有章可循。
2. 不能只重形式,要加强方法的研究,搞好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新授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针对性地选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人数安排,小组的结构,合作的方式,场地设施的要求,环境条件,课堂纪律的保障,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评估,安全事项等。只有选择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周全,安排妥当,才能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更高的优势。
3.使用好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同时,应加强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必须体现达成课程目标的功能。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上,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目标上。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特长树立信心,认真培养,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发挥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