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利用化学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育 周飞云

    利用化学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育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三中学 周飞云
    摘 要:中学化学教师应潜心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将它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材、化学教学、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这一力量进入人的意识的。”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化教育,最易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因而在一切教育形式中也往往最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要努力发掘化学教学中所有具体、鲜明、生动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能力。
    1、利用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化学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活动的起点,由于千百万年以来人类整体社会审美活动实践在心理结构上的积淀,人类个体身上天然就禀赋了某种美感能力。这一天然的感受能力具有原初特性,教师要以此为基础、爱护、发展个体的审美感受力。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挖掘教材中的美,进而来发展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1) 教材的结构美:新教材彩页配以相当数量色彩纷呈的彩图和有极具对称美、色彩美,正文中间又编入数百幅插图。新教材不仅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而且图文并茂,双色排版,令学生在阅读时,赏心悦目,让学生用眼去感受化学的美。充分利用教材展现五彩缤纷、妙趣横生的化学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感受教材中实验装置的仪器美:许多化学仪器具有简洁优美的造型,明亮的色泽令人过目不望,如笔直的玻璃棒、梨型的容量瓶、圆底长颈的烧瓶、葫芦状的启普发生器,以及U形管、球形干燥管、蛇形冷凝管等玻璃制品……就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3) 感受教材中实验现象美:实验中,最让人惊叹难忘的是实验现象美,如有惊无险的氢氧点燃爆炸、美丽的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树、壮观奇丽的镁的燃烧、火星四射的铁在纯氧中燃烧等一系列实验现象如梦如幻,魅力无穷, 常引得学生不由自主地伸长脖子,屏息观察,在惊叹之余,更激发起了他们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欲望。
    4) 物质的内在结构美:利用教材挂图展现各种晶体内部的原子、离子、分子有规则的空间排列,使晶体空间构型往往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内在美,如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球形32面体。激发起了他们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欲望。
    5) 化学用语的语言美:化学有一套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这个语言表达系统就是化学用语。它超越了世界上各民族所使用的千差万别的语言,在化学界有效地传递着关于化学的信息。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2、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十分重要,一是因为只有鉴赏美能力才能谈得上创造美,二是具有鉴赏美能力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情趣与活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小节保护空气时,我下载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视频:一段展现蔚蓝的天空,小鸟在自由的飞翔,有清清的流水,各种植物长的非常的茂盛。另一段展现,灰色的天空,没有小鸟飞翔,污浊的流水,各处冒烟的工厂,枯萎的植物。在讲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时,播放了一段录像,展现没有污染的太湖的景象;另一段展现污染后的太湖的景象。看到这里,不用多费口舌,美与丑学生一目了然。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诉诸学生的直观感受,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深刻的感受,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环境被破坏后的丑恶,从而自觉地去保护美的环境,达到审美认识的深化。可以让学生正确地鉴别美的内容。
    3、挖掘教材和化学史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挖掘教材和化学史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表现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注,对事业的忠诚以及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应真正使学生树立“怀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学建国之才,有效国之行”的高贵品质。例如,四大发明、春秋炼铁到结晶牛胰岛素、人造金刚石的合成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神七上天”,不仅表明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雄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科学求实、锐意进取的超卓智慧和拼搏精神,这些内容的渗透可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讲授盐的知识时,向学生介绍中国是原盐品种最多的国家,海盐、井盐、池盐(湖盐)、岩盐(矿盐、石盐)四大品种俱全。自贡是我国的主要食盐产地,出产优质井盐等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物产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讲授纯碱时,可结合教材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的制碱经历,从而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潜心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将它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凯声 《教育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12
    [2]柳斌 《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 长城出版社 2001.5
    [3]《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3.11

    点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15/9/3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