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换位 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李刚
师生换位 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职业中学 李刚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合作探究,从而促进我们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师生换位法,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职责来审视教学,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使教师以学生的身份来探究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体验学习的甘苦,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创条件,为更为人格化的教学打下基础。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构建走向成功的平台。
师生换位之一: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具体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课文篇幅比较长,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们可能比较侧重对环境、人物性格的分析,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但我们的学生可能对教师繁琐的讲解不太感兴趣,因为有一些知识,比如故事情节早就烂熟与他们的心中了。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目标,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深入阅读文本之后,有一位同学拟定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目标:
1、 封建礼教的研究
2、 人物性格的比较
3、 黛玉美不美?
4、 现在怎样看宝玉?
另一名学生拟订了这样的自主学习目标:
1、 文章写了大量的人物,写了他们的接待、备饭等等繁琐的生活琐事,目的何在?
2、 王熙凤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刻画的?
3、 背诵其中描写人物的精彩部分。
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阅读与探究。我们对他们的突出表现大加表扬,鼓励他们去自主钻研,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新,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定很高涨。
突破了以上几个点,也就解决了文章的重、难点,并且学生自主确立了学习目标,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在学生的高涨的学习激情之下,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三维价值目标也就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
师生换位之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提出疑难。
如《赤壁之战》一文,大部分学生均明确了以下重点:读熟课文,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背诵其中的精彩片段。
难点则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提出:赤壁之战本来是以少胜多的战争,为什么战争场面写的那样少,而战前的谋划却写的那样多?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以孙权为中心来写,而不以刘备为中心来写?有的学生还提出,胜负成败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则提出实虚词方面和句子方面的问题,均是不断阅读之后深入思考的结果。
抓住这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深入钻研,自主探究,而后合作交流,学生格外关心自己提的的问题,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则非常也比较新奇。这样,学生在激情状态之下,积极的思考,不断的阅读、钻研文本,课堂之上充满着思考,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思维火花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课堂也就摆脱了以往的沉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师生换位之三:让学生为老师出设考题,使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与学生共同品味学习的酸甜苦辣,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如学习《归园田居》,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之后,我问学生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问题可以考一下老师,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师生同写一篇歌颂陶渊明的文章,在学生激动的情绪感染之下,我当场就写了《南山的菊》,并读给学生听,事实证明,没有学生的“逼迫”也就不会有我们创作的激情,也就不会激发我们的灵感,也就不会使我们更好的发展,更快的进步。真诚感谢我们的学生!
师生换位之四:让学生组织戏剧表演、筹划演讲等活动,教师只作欣赏者,最多只当一名“参谋”。
学生永远都应该是充满激情的个体,我们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自行组织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学生既是组织者,也是力行者,同时也谋划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更好的了解文章,掌握必备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能力,开发内在的潜能,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希望自己组织表演剧,我就放手让他们自行组织、排练,然后在语文课上进行表演,学生的积极性相当的高,他们不断钻研教材,不停的寻找资料,并寻找合适的扮演者,精心排练。为了一句台词甚至一个神态,他们竟能思考很长时间,忘记了休息,忘记了吃饭,真另人感动!
学习《鸿门宴》,学生精心的揣摩角色心理特征,思考如何布置场景、准备简易的道具,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人物性格,并精心的组织排练,正式表演时“樊哙闯帐“一节演的相当精彩。有些班级的“谁是真正的英雄”辩论会和演讲比赛也相当精彩、热烈。
师生换位之五: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自己确定讨论的主题和探究的内容,先自主探究,而后合作讨论,教师则积极地做一名参与者。
如学习《兵车行》一文,我引导学生自行组织讨论,学生确立的讨论内容是,文中印象深刻、含义丰富的句子。学生自己组织的讨论相当精彩,有的学生谈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是主旨句,控诉了唐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的罪恶。有的学生谈到“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认为这反常的心理正是对统治者开边战争带来灾难的血泪控诉,是人民憎恨战争的强烈心声;有的学生认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使控诉之情达到了高潮。
不断的交流,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沟通了师生心灵。
新课改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运用师生换位,以学生发展为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在自我教育中创新,在自我激励中品尝成功。同时,也让我们语文教师参与其中,陶醉其中,让学生的激情促进我们青春活力的焕发,在交流中心灵碰撞,在心灵碰撞中与学生一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