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铁英 浅谈美术教育与德育教育
浅谈美术教育与德育教育
◎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梁铁英
美术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任务,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笔者多年从事美术课教学,我认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他们的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同时推动德与美的交融与发展,既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又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学必须改变单纯的教条主义教育,注重德育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地完成现代美术教学的任务.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中,要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美术教育具有动情性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感情化的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的优势相互补充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授课,首先要抓好“渗透”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我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我在讲《采薇图》时,重点突出抨击那些没有民族气节的人的氛围,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知到没有民族气节的人是被后人抨击、唾液的,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高尚品格,激发他们去爱国,去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使学生的内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愿望,并付诸以行动,这样,不但学生受到了教育,教学任务也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二、注意配合节日,从中进行德育渗透
很多重大节日期间,教师如能抓住此机会,适时推进一些情感教育,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沟通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融,一举两得。如国庆期间,可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反映国家变化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自然会有所感受,这时我再把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品来进行点评,然后再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到画面中去,此时,学生开始激动了,爱国之情纷纷表露出来,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然后我就开始鼓励学生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这样就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教学交融在一起,可谓教学目的事半功倍。
三、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因子,主动地渗透德育
上课之前要求我们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绘画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把艺术课上得艺术些的同时,还要让艺术的生命与德育的因子发生激烈的碰撞,形成新的生命,以感动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向善。如在上关于自然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利用生活实践和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用画的方式表现内心的体验,并根据画的内容讲述自己对环境资源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我适时地播放一些我国大好河山的图片,这样使学生增强爱护环境意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学生增强爱护环境意识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就是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的新的生命。
有的学生对我说:“最喜欢上美术课了,平时学习任务紧张而沉重,我们经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美术课却让我们感到轻松,而且经常欣赏到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是您给了我们美的知识和一颗更纯更美的心”。我十分感动,我爱我的学生。在教学中我尽力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不放过任何一次德育渗透机会。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必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四、在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五、在作品欣赏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作品的内容很丰富,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比如,有些学生看到西方的人体绘画,常常与裸体扑克、淫秽画刊混淆一起、区别不清。所以我们美术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鉴赏能力,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人体美和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是健康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淫秽画刊完全是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手法,引导人们走向堕落。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能自觉抵制淫秽物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再如欣赏《中国水墨画》让学生在感受中国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总之,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把德育与美术教育融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