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仲智 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四川省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仲智

    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课堂节奏的把握度,学生课堂参与率等,在听过许多课后发现,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评价在“推波助澜”,它是使一节课高潮迭起的催化剂,如果使用不好,也将是使一堂课沉入深渊的灭火器。所以用好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至关重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针对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问题。
    我们来看前不久两位老师同上《小小的船》的案例:
    案例一:(多媒体出示月亮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月亮。
    师:把话说完整。
    生:我看到了月亮。
    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
    生:这是圆圆的月亮。
    (师再出示弯月图)
    师:现在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月亮?
    生:我看到弯弯的月亮。
    师:这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生:这弯弯的月亮像弯弯的眉毛。
    师:你真能干。这弯弯的月亮还像什么?
    (生答出像小小的船。)
    师:你真不简单,一下子就想到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大家夸夸他。
    生:棒、棒、你真棒。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小的船》
    (老师板书时,一年级的孩子早坐不住了,闹哄哄的。)
    师:一二三
    生:要坐端。
    (在口号声中,学生思维已经抛锚了。)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首诗歌。
    一生读。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但也没人举手,因为他们被老师的问题吓蒙了。) 
    生:她读得声音大。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她读得声音很洪亮。
    生:我觉得她读得有感情。
    (学生这些贴标签的话语,就是老师潜移默化的结果。)
    案例二:(多媒体出示月亮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圆形的月亮。
    师:怎么说更美些?
    生:我看到了圆圆的月亮。
    (接着多媒体出示弯弯的月亮)
    师:你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弯弯的月亮,它好美呀!
    师:这弯弯的月儿真的很美呢。越看呀,她越像―――
    (香蕉、眉毛、小船等,自然出示课题――小小的船)
    师: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读后)
    (师摸着一生头):我一直最喜欢你的表情了,你能给大家带着表情读一读吗?
    师:听了你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老师读完,全班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读,如果你发现自己没读好,再读一次。
    (老师再抽人读时,同学们争先恐后。)
    师:同学们都想读,那读给同桌听,发现别人读美了,竖大拇指。
    (男女比赛读。)
    师:女孩子代表的是美的一面,男孩子代表的是精神的一面。

    相同的文本,相同的教学思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教学评价,致使结果也大相径庭。第一位老师心里只有答案,从一个答案奔向另一个答案,评价简单肤浅,课堂自然而然是每天都重复昨天的话语。第二位老师则有教学敏感性,依靠评价引导学生向善的欲望。比如:“说得更美些。”“能指读的孩子是最棒的。”“最喜欢有表情读书的孩子了。”“如果同桌读的好,就竖大拇指夸夸他。”等等。纵观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其实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
    1、无评价意识。整个课堂装着自己那点要教的内容,唱自己的戏,全然不要学生搭台。
    2、无评价技巧。 马克•吐温说:“仅凭一句欣赏的话,我可以多活十年。”可见,对学生的欣赏的确可以产生不言而喻的妙用。但实际上,在课堂上我们发现老师的评价言语匮乏,缺乏教学技巧也常存在着,只几句“真好!”真棒!”“真聪明”几句干枯的话打天下,一堂课下来都棒都聪明,不但孩子没获得真诚评价的愉悦感,反而患上了“赞扬倦怠症”。
    二、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课堂教学评价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考虑年龄特点,有效组织教学。
    学生年龄不同,课堂评价语言也应有别,低年级课堂评价语言以直接鼓励为主,我在听课过程中,觉得这些评价语言深深打动了我,如:
    “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一定是想让我们分享你的朗读。”
    “你的眼睛最亮,一定会把这两个字记得牢牢的。”
    “孩子,你看,你贴得字不仅多,而且整齐,像一幅画,多漂亮呀!”
    “你读的时候啊,老师都感觉已经坐在月亮船上去啦!”
    “老师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了一个闪亮的问号。”
    “孩子们真能干!一会儿工夫就能背一节诗了。”
    这些贴心的话语,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肯定,更是对全班孩子的善意引导。这样的评价既让刚入学的孩子体会到被欣赏的快乐,也有效地组织了教学,在无形中也渗透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可谓“一箭三雕”。
    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比起低年级来说直接些也理性些,它与所教学的内容紧紧相连,这样才会让老师的评价随课文的不同而天天有新意。比如:
    “你有很强的语感,一下子抓住了‘如此而已’。”
    “读书就是要读出画面,你做到了,非常了不起。”
    “歌德说,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表面,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显然,你用好了你的两只眼睛。”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去感受,这是不错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即使同样的意思也用了不一样的词语。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蝉噪林愈静,鸟鸣谷更幽。’你在轻重缓急的朗读中,读出了这句话的意境。”
    很显然,这些评价语言是根据课文内容而定的,具体又直指学生的学习内心,能触动学生学习的深层内核,理性但对于学生又肯定是易懂易接受的。
    (二) 遵循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也应当有语文学科的评价话语体系。来看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的一个片断:
    生:(读)“早晨……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
    (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名学生再读,但更为逊色。)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大笑)
    师: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师范读、领读)往前走几步没有?
    生:走了。
    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我们常常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老师总这样提问:“谁来评评他的朗读?”孩子们都是程式化的语言:“他读得有感情。”“他读得声音哄亮。”但两位老师都是凭借自己文本的特点,一个是“雪地的边”,一个是“吃的”,用自己独特的评价语言,准确而轻松地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并点明了方向,使评价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和语文气息。相信听这样的评价,即使你是被批评者,也会获得一种语言的享受。
    只有老师对孩子有着这样具体的评价,学生才会有可模仿的对象,才会道如何去评价别人,才会因时因地因文的不同而让课堂评价异彩纷呈,从而灵性飞扬。
    (三)依据个人风格,构建个性化话语体系。
    同样一句话,有人说得让你笑,有人说得让你跳。我们在学习他人的课堂评价语时,不能一概照搬,否则只会有东施效颦的效果。
    有位老师在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自己扮演学生,让学生扮演作者季羡林,接受自己的采访。不巧老师抽到了一位女同学。老师就打圆场:“哦,原来是季羡林奶奶。”全场哄堂大笑,文本所拥有的那份深沉与美感早已在笑声中荡然无存,是一盘地地道道的“怪味胡豆”。
    有的老师娴静,课堂评价语言应如小溪流水;有的老师刚毅,课堂评价语言可以豪迈而激情;有的老师深沉,课堂评价语言可以富含哲理……只有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才能把课堂评价语言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折射出一个教师人格修养、文化内涵、教学机智,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和爱,优化我们的课堂评价语言,从而赢取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点击次数:156  发布日期:2015/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