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建国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小学校初中部 艾建国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关键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好英语的天赋,而是对英语没有兴趣。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既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变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让他们真正的“善学之,乐学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很多学生刚一进入初中,对英语很感兴趣,但这种兴趣是建立在新奇之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奇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单词的记忆、书写、较为抽象的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英语课文的读、写等,使他们感到这种知识的学习是枯燥的。
一、利用新学期的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学生觉得什么都是新鲜的,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抓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的英语教学应注意口语练习,不能过多的注重单词和语法。学生如果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将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如果班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英语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这种怠惰情绪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大面积学习兴趣的减退。为此,教师应做好语言能力差的学生的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遇到的困难,鼓励他们进步,这对全班同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三、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习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得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常让学生感到很迷惑。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编一些或搜集一些口语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初一学生来讲,Be动词的现在式(am,is,are)的用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利用口诀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Be动词的用法是:我(I)用am,你(you)用are,is用于他(he)、她(she)、它(it),单数形式用is,复数形式全用are。变疑,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口诀,Be动词这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这种变疑问句和否定句的方法也适用于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
四、善于组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具有使用性、开放性的语言活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新和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难学。英语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形成乐学的欲望,并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动、活波、主动地运用语言的学习氛围。比如,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图片、实物、对话、表演、唱歌、朗诵、猜谜等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以此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起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来。
五、因地制宜,提高学习兴趣。
当前,农村大多数小学对英语并未重视,升入初中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起来,学生对英语主观上缺乏动力。现在高中尚未普及,初中毕业后很大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学得的英语知识又无处可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在农村,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有限,学习外语的氛围无法形成。
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教师除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外,还要尽量给学生创设语言氛围,加强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语言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一个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有真实的语境,从中理解、学习和运用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高效率地使用多媒体、录音机、电视机等,教师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教学中心,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走训练化、实践化、交际化之路。
除了创设英语氛围之外,教师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根据现有的条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强烈的语言实践意识,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能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提高能力。
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中、差生占了全班的一半以上,让这些中、差生学英语更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他们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大方面向他们大谈学英语的种种好处,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英语中,则可事半功倍。例如,课上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如关于球星、明星等,并试者让他们用英语表达。通过这种方法,这些同学在其他同学面前增强了自信心,其中一些学生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激情高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