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王朝兵 如何在新课标下做好课堂教学的及时评价

    如何在新课标下做好课堂教学的及时评价
    贵州省沿河县淇滩镇初级中学 王朝兵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课堂即时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及时评价 功能 调动 积极性

    德国教育学家茅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是交流与对话的平台,教学评价不可能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机智等于一身的教学智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做好课堂教学的及时评价,如何发挥课堂即时评价的功能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善于及时用好课堂即时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判、指导,更应该是激励、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他们的行为、态度、兴趣易受外界的影响,来自外界、特别是来自老师的评价,对他们课堂学习效率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对课堂即时评价的结果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课堂评价中,态度要诚恳。评价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上一次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容、结果的评定,而应成为学生下一个学习活动的成功开端,成为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动力的加油站。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中不应以一个法官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是一个合作者、鼓舞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的评价,应该是真挚的、诚恳的,评价要有充分的依据。夸大赞赏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到压力;过分贬低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失去信心,失去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的评价,要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同感,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目的。 我上课的班级,学生基础知识很差,在讲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6页A组第一题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第(5)小题:X4-81.在抽人板书时,有一位学差生是这样做的:
    解:原式=(X2)2-92
    =(X2+9)(X2-9)
    在讲解中,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表扬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平方差公式,如果能进一步学习,再努力一点,就完全掌握了平方差公式。这种真挚的即时评价,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学生在后期的学习看到了希望,学习也就更加努力,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上升到班级中等水平。
    2、课堂评价要有指向性。评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说明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你真棒!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等这类的评价,学生从中了解到的只是一个终极性的结果,究竟好在哪?棒在何处?聪明在什么地方?学生无从知道,这种空洞、模糊的评价,对初中生来说,除了给学生不真实的感觉之外,起不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所以,课堂评价要有指向性,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得到前进的动力,更能找到努力的方向。
    3、课堂评价要因人而异。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对某项学习任务,有的学生经过努力只能勉强达到要求,而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对此,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毫无差异地达到统一要求,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树立信心,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显示“自我”的存在价值。变“补短评价”为“扬长评价”,以“扬长”促“补短”,从而不断进步。如课堂提问,可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不同层次学生回答,尽量让学生答对,让每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困生,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不以一次性评价的结论决定其成功与否,比如在操作中我采用了“试后补测”的延时评价方式,允许平时测验不及格的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修正、复习等方式,重新给予补测的机会,帮助他们达到合格标准,使他们看到希望。
    二、教师要统筹好课堂即时评价学习过程的全面性。
    课堂教学不但是认知过程,而且是涉及到知、情、意、行的完整的心理过程。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只关注认知活动的结果,到关注学习活动的完整过程。就初中数学课堂学习而言,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思维品质。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质疑等教学活动中,一部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独特,思路清晰,思维的质量高,充分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应充分肯定、保护好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这样一道题:“找规律,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2,-4,-6, , .”学生很快就填入了-8和-10,理由是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小2,没想到有一位学生却填入了-10和-16。他解释到:“(-2)+(-4)=-6,(-4)+(-6)=-10,(-6)+(-10)=-16”当时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我也同时鼓励到:“你的方法很有独创性,有新意,老师都没想到”。由此,还引发了学生其他的思考方式。
    2、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是单向的接受、消化、应用、储存信息,而是在与教师之间、同学之间不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有多个信息反馈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他们可以发现自己观点中的某些不足,可以找到对方的正确与缺陷之处,最终达到求同求真以及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要给予即时定性的评价。
    3、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而且是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学生掌握这些策略的情况进行评价,如对学生解决一些探索性的问题,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给予定性评价。
    三、教师要灵活运用好课堂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评价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形式单一的评价难以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除了以上所谈的教师评学生之外,还应采用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形式。
    1、学生互评。同一题目,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学生互评,不同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认识进行补充、调整,使学生原来较模糊的认识明朗化、条理化,思路更开阔,求异创新的欲望更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要注意的是,学生互评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
    2、学生自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充分发挥自我评价的教育功能是体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我认为抓好自我评价,首先应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认识。全面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潜能,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弱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单纯的“他评”方式所容易造成的对立情绪,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提高评价效果。
    科学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即时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仅能使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点击次数:46  发布日期:2015/6/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