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卢红丽 构建知识网对提高一轮复习效率的重要性

    构建知识网对提高一轮复习效率的重要性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卢红丽
    关键词: 知识网 高效课堂 形式多样
    内容摘要: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浅谈了构建知识网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两类不同层次学生构建的两种不同式样的知识网,结合切身体会谈及了收获和意义。
    一轮复习是高三复习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扎实基础、构建知识网,提高能力。知识网的构建利于掌握知识结构。坚持每章、每单元构建一个知识网,相信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复习效果。“知识网”的构建,是一种常用的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的良好的形式。它能使零乱的相对单一的知识点,连通成系统的网络状的知识体系,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魏书生先生就曾经说过:“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样一张“知识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才能少在“天真”的问题上兜圈子。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⑴,可见知识网的重要性。
    对教师而言,教师通过对“知识网”的绘制及相对应教材的解说,不仅使其加深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准确把握,而且会有效提高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材的水平,为有效、高效地教学实施和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对学生而言,由于“知识网” 非常形象、非常直观,且学生易于操作,容易上手,对学生的学习新知及巩固非常有效,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陶行知先生过去也谈到,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是教人如何发现真理,而不是奉献真知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不应仅是要求学生复制知识,而应该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应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系统,把教学内容视为一个系统,把一个单元一个章节视为一个系统,借助“知识网”,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教材和知识,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思维,学会找到知识内在的规律,实现自主学习。
    实际上我们以前或者现在正在使用的提纲式、网络式、梯形式、表格式、框图式、树状式等都是知识网构建的常见形式,据查证 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经过他和他的学生们讨论,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并通读了当时全国通用的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 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特别地去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构建的知识树也不尽相同。知识树的构建,是一个比较个性化的学习工具。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思维个性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网”,对所学(单元、系统)知识进行全面性、基础性、主干性、系统性的知识建构,以整体感知知识。
    对掌握基础知识较困难的学生,在建构知识网的时候,首先尽量不要脱离大纲的形式,通过逻辑关系、关键词汇等把教材知识嫁接到整体建构的一个单元知识网上,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记忆。过好教材关、知识关,尽量准确理解课本中每一个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观点,做到全面彻底搞清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不留死角,即重视基础性、全面性。这主要是一种线性思维,比较符合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以下是我筛选的我们班一个基础薄弱同学构建的知识网络,比较细致完善也非常美观。
    对学习基础扎实些,思维能力强些的同学,可以要求通过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想象等进一步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前后上下联系,突出中心主题,整个体系的主要的关键性的信息鲜明,提高效率,比如我们一个学生的绘制的网络图:
    通过实践,这种多变的形式,激励人,发展人,不强求千篇一律。根据学生实际,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层次性要求,不同的兴趣、思考、学习基础,同学们建构出不同的“知识网”,建设成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知识林”。每一次知识网展示,通过大屏幕,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成功,多元、多彩的美使我们大家惊叹不已,我们欣赏,我们积极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今天的我,对于高效课堂又有了新的理解,理解之后应该要有一些自己的东西,比如说用知识网“绿化”课堂,每一节课教师要清楚课堂的目标、知识点、重点,通过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而不是说只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我会做了几道题,或者会做了哪种类型题,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每个知识点的上下关联,这对我们的高三一轮复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⑴《中学生实用学习法》魏书生 沈阳出版社
    ⑵《中国教育改造》 陶行知 上海亚东图书馆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编号:13040251 类别:资助经费重点课题

     

    点击次数:156  发布日期:2015/6/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