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 因你而出彩 袁平文
语文课堂   因你而出彩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小学  袁平文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渗入、渗透,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交点,而这些关注都将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与使用,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选择。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我认为它是一门充满魅力的教学,它绝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枯燥练习,而是需要我们围绕教材开展更为广阔的信息教学。多媒体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出彩,那么如何有效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出彩呢?
一、合理取舍、 唯我所用 
二十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让我曾不断地反思:单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再埋头苦苦撰写教案,再在课堂上竭尽所能的讲解,已不再那么容易地吸引学生了,正是在这种教学无所突破的煎熬中,我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的课堂,欣喜的发现:他们呈现的内容丰富多彩,而这都缘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我们不但查寻资料,还可以下载。除了下载文字资料还能下载声音、图像和活动画面......鼠标轻轻点击,各类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因此我们需要在其中精心筛选、合理取舍,为我语文课所用,给教学最好的补充,让语文课堂教学呈现精彩
二、扩大容量、打开窗口
在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阅读内容,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让孩子爱上童话,爱上阅读,并在阅读中培养孩子大胆猜想的能力 ,是我校在阅读中的又一尝试,《小猪变形记》实现了这一目标。紧随其后的《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通过借助绘本故事ppt的呈现,让学生能读完整本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步掌握阅读绘本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用心读图、用心读文字、用心思考的好习惯。而后在《图书馆老鼠》绘本阅读教学中,再次新颖的提出:在阅读中设计问题,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内容,并能根据问题拓展思维,达到绘本与练笔、习作相结合的目的。这一尝试,无疑帮助实现系列目标的是绘本书多媒体。绘本书多媒体的展示,大大提高了孩子阅读的兴趣。优美的图片、大胆的想象、奇妙的设问、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同时,故事中还留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巧妙的将阅读和想象、阅读和图画、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融合。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大大的扩大了教学的容量。能让学生走出课本之外,给学生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多媒体,绘本故事有你更精彩。
三、巧用课件、推波助澜
多媒体课件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各类学科教学中。它的出现,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巧用课件,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它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桥》这课的教学,我曾出示了十一次课件:课件一:描写洪水的词语“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动感的画面、配上以上词语、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可怕。课件二:描写洪水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再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正是这洪水惊醒了村庄、惊醒了人们。学生再次体会到洪水的来势汹汹、势不可挡。课件三:“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张牙舞爪、浊浪滔天的洪水营造出紧张、令人窒息的气氛。乡亲们还有路可走吗?课件四:“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怎样的桥,乡亲们能通过吗?此时在没腿深的水里站着谁?至此文章的主人公出现,动人的故事由此展开,为了让老支书的形象抓住孩子们的心,再一次出现了四张幻灯片:
A:“老汉消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B:“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的像只豹子。
D: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的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课件的出现巧妙地帮助学生抓住了关键词、句,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人物。此时,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情景朗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精彩纷呈。
四、课内课外皆自主、百花齐放更出彩
有了多媒体、有了网络,学生的学习资源便丰富了起来,有时仅仅为了收集一次辩论的素材,学生便会穷尽一切办法竭力收寻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各种资料:名言、故事、案例。他们会把在课外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经过自己独立的筛选。成为在课堂内“唇枪舌战”时的武器、正是这样的辩论,才真正掀起辩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精彩不断闪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