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叶玉玲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彰显数学教学的魅力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叶玉玲
    “小事靠自己,大事靠集体。”这是在一次以“团队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反复听到的一句话,当时只觉得用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比较实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这一观点引用到教学中也很贴切,这不正是我们在教学中着力探索与提倡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听了同行的一节课,内容是《人教2011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活动《黄金矩形》。她用的是EEPO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大组合作探究为主。一节课的时间到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余兴未尽,对教法和学法都赞叹不已---足已彰显数学教学魅力也。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立体引学”的重要方式和教学环节。如果放在生本理念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完成前置作业的环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目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数学学科,更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呢?
    1.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2.强化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项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3.探求方法,适时指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联系生活,强化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在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一理论与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和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相一致的。因此,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甚为重要。
    三 、什么是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形式。它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达到共同目标,解决学习中的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升华与结晶。
    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任务为载体的数学教学是实现合作学习的良好途径,教师要通过“任务型”的教学,用交互性任务来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设计已任务为载体的小组活动,让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独立运用旧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努力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3.有效的开展活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小组活动可分为小组内部活动; 学生组间之间答疑和教师精讲、点拨和归纳。
    五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是数学教学课堂完美体现
    本人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也会采用这一方法,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现以《等腰三角形》一节为例片段描述:
    自主学习环节要求:(1)研读教材内容 (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选一个自己证明(3)完成本节内容课本习题。
    合作探究环节问题的其中两个:(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度,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2)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
    检查学生活动成果时第一环节90%的学生都完成较好,就是有些学生在证明性质时需要合作。第二阶梯的成果不是很满意,然后进入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老师也参与检查学生的探究方法与成果,5分钟后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在踊跃举手上台展示的小组中,老师有针对性地让小组上台展示(多媒体实物投影);甲组4个学生的成果,第一题答案是80度并有图形结合,第二题答案是14cm或16cm,也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发言的学生语言流畅逻辑严密,台下的学生认真倾听,讲解完毕,组长准备谢礼。台下立刻有学生举手质疑:“请问你们组第一题还有第二个答案吗?”甲组学生摇头。乙组组长马上站起来:“老师请让我们组来为大家第二种情况吧!”老师点头同意,乙组学生迫不及待地走向讲台有条不紊地分析了第二种情况,答案是130度,师生给予热烈掌声。掌声刚落,甜甜的女声便传入耳中:“请问如果把第二题中的条件变为3cm和6cm结果如何?”台上学生幽默回答:“请允许我们组保密,这个回答的机会让留给下一组吧。”“如果改变第一个问题中已知条件,角度的大小限制吗?” “我把一腰与另一腰的夹角改为50度考考第六组接受吗?”层层深入的质疑,学生力求完美的答辩,学生与老师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彰显课堂的精彩与无穷的魅力。
    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中采用自组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仅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创造思维的习惯,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 学生在共同完成学习的活动中都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感受到集体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体现了群体互助的精神。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在自主学习与和作探究的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注意教学的有效性,预防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收获太少的结果,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让数学教学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15/5/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