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罗朝辉

    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四川省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罗朝辉

    近年来,我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坚持以“师生多维互动”为课堂教学之本,以“创新、探究、发现”为课堂教学之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师生动起来,在互动、交流、沟通中,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那么,怎样构建师生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呢?
    一、把课堂四十分钟,划分为四个十分钟的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个十分钟为创设情景环节:在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进行情境学习。在完成师生互动活动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首先创设好学习情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余地,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那么课堂气氛将是一潭死水,时间一长学生也会普遍感到枯燥的。
    因此,要让学生在教师或者同学们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个十分钟为猎取知识环节: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包打包唱,疲于讲授,学生边听边写,枯燥无味。而我县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去“猎取”知识。“猎取”,顾名思义就是要像打猎一样,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去获取猎物。大家探索出了以下五种“猎取”知识的方法:一是认真阅读课文,最大限度的找出课文中的知识点、知识链和主要观点;二是从文中的插图、注释、课后练习中去发现知识;三是从生活实践中去感悟知识;四是通过网络、资料去收集整理知识;五是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来完善和丰富所获得的知识。
    第三个十分钟为师生多维互动环节: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的交往、沟通的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学生在激发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新知识、新观点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和老师、同学交流和分享,因此开展多维互动、和谐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在互动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产生教学共振,从而使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情感、意识、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得到综合发展。这是对所学知识的加深理解,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在该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灵活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辩论式等教学手法,在启发和研讨的氛围中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让他们自由自主地讨论,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辩论,探究他们感兴趣的或有争议的问题,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
    (2)灵活采用多维互动的形式,比如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师生与课文内容的互动;与多媒体、网络、图书资料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中情景再现的互动;与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互动;当然还有学科与学科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互动。
    (3)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师生多维活动、互为补充、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真实自然、相互交往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要不断地改进备课策略,不断地锤炼、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获得了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第四个十分钟为实践探究环节:有了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如何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探索上,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形成能力,当然,这是一个练习的过程、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十分钟就能够解决的。但这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养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了走进父母心灵,走进社区,社会问题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网巴、环境问题、城市规划、社会风气),地方特色,民风民俗,地方方言,交往礼仪,青春手记和科技创新小报等等,大大丰富了教材内容,丰富了学生生活,也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在多维互动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创新教育的实施,重点是通过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动机,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不迷信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其次是向课本向教材挑战,质疑问难,找出问题和疏漏,提出修改的意见和方法。最后是向权威挑战,敢破敢立,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记得有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典型案例:平时,小华考试不及格,都要挨父亲的打。这次,小华只考了18分,父亲却只摸了小华的头,说:“怎么了”。请你说出小华没有挨打的五种理由?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一是小华换爸爸了;二是父亲摸头,是想看看他头上的伤好了没有,好了,继续再打;三是当时外婆在场,父亲不好意思当面打他;四是喝醉了,把18分看成了81分;五是全班同学都作了弊,只有小华的18分是真实的。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丰富的想象,把生活、现实、情感、价值观、伦理道德全部融进了学生的答案。
    因此,构建师生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除了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外,更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师生在沟通、交流与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点击次数:202  发布日期:2015/5/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