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闫莉 浅谈美术活动中的纸艺活动

    浅谈美术活动中的纸艺活动
    甘肃省瓜州县第一幼儿园 闫莉
    “纸艺”是关于玩纸的艺术,是以纸质材料为主要表现的艺术作品,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充分展现纸的特有材质美。它的作品丰富多彩:有立体的人、立体纸脸画、房屋、风景等等;还有普通的纸花,别看它很普通,都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效果,还可以以假乱真呢。它可以用来操作的材料种类很多:报纸、宣传单、工艺纸、牛皮纸、蜡光纸……只要你折、剪、撕得动,都可拿来用。幼儿从小对五彩缤纷的纸有着极大的兴趣,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手法来塑造出一件件艺术品。为此,我们在深刻学习《纲要》的基础上,在班内确定了以“缤纷纸艺”为特色的研究。
    一、激发并维持幼儿对纸艺活动浓厚的兴趣
    第多斯惠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一项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并积极探索,这样我们就能在纸艺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有效发展。
    1.给予幼儿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
    幼儿是一个能动的生命主体,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有益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也容易促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在纸艺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这种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两种活动中,一种是在集体的纸艺教学活动中,另一种是在非集体性的区域活动中。
    在集体纸艺教学中教师主要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技能,在活动中幼儿既可以与教师预设的内容发生互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达表现,教师不要压制孩子们自由的表现预望,也不要过多的干预,而要允许他们的自主创作。而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在这里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色纸,为孩子们提供了进行艺术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通过撕、折、剪、贴、画、拼、摆等多种活动,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及实际能力自由地进行纸艺创造活动。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式丰富纸艺内容。
    纸艺研究进入了第二试行阶段,孩子们各方面的技能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本学期中我们采用了以剪、贴、涂等多种方式参与的纸艺活动。幼儿的兴趣来源主要在手指的动作上,粘贴、涂色本身就是幼儿所喜爱的两大内容,再配合以剪纸、染纸、撕纸,幼儿的兴趣便不遗余力地全部展露。在纸艺活动主题“快乐的新年”中,教师提供了各种材质的纸,有瓦楞纸、宣纸、手揉纸、报纸、铅画纸、糖纸、包装纸等等。孩子们利用这些布置出了漂亮的墙饰。有雪人、用漂亮的包装纸做成的小朋友、一盏盏红灯笼、用彩纸卷成的一串串鞭炮、新年树上挂着各种礼物、用印染的方法印染出漂亮的滑雪人物、用皱纹纸、瓦楞纸做成的小屋、用彩纸剪成的窗花……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及色彩充分表现出了新年的气氛。小朋友常常围在周围指着墙面说:“这是我做的,这是他做的,你们看多美呀!”那种欢快不言而喻。
    3.给予幼儿展现与交流的平台。
    孩子的成功体验源于同伴的认同与成人的肯定,虽然自我认同也能促进幼儿良好的情感体验,但他人认同的效果远远大于自我。为保持幼儿的永久兴趣,我们不仅在纸艺室、班级,还在教室的走道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展现与交流的平台。“瞧!我的小手本领大”栏目展示了孩子们成长的点滴。每当走在幼儿园的过道中,总会听到孩子们自豪地对父母或家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这是我做的。” 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后,他们常常会问:“老师,我能把它带回家吗?”当得到你的同意后,他们会觉得无比的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回家与父母一起体验成功的乐趣了。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
    平台展示不仅让成功的孩子多次地体验到了快乐,而且也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有了借鉴与参考的机会。孩子们在纸艺活动中需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必须有相互交流的时机,唯有发现不足才能有所进步,唯有借鉴才能有所新的创收。
    二、循序渐进地进行纸艺创作活动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动作发育还不够健全,如果让幼儿直接接触那些难度大的作品,孩子经过最大的努力还达不到目标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自信心。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可让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作品,在活动中,我先教幼儿学习比较简单的技能技法。但无论是成人或是幼儿,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幼儿,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形象的方式。例如:刚开始幼儿只会无目的地随意把一张纸进行操作,这时去要求他们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显然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的。于是我们就先教幼儿一些最简单的基本技能,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在最初的纸艺练习中让幼儿掌握对齐、抹平这些基本技能,为以后复杂的纸艺活动奠定基础。逐渐地让幼儿由无目的、无意识地活动转入有目的地进行创作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幼儿开始有目的活动,创造出简单的造型的同时也要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让孩子们在得到这些技能培养的同时,其创造力也能慢慢地发展起来。
    三、鼓励并激发幼儿的创造火花
    剪纸是“纸艺”家族中最庞大的支脉,孩子平时就喜欢折折剪剪,针对这种现象,我决定让孩子大胆尝试剪纸。教学过程中,我没按大多数老师那样先教孩子画,然后依图去剪。而是一开始就运用民间剪纸大师们的那种随心所欲,仅教孩子剪几刀。孩子们“瞎剪”一番,明明剪的像一朵花,他们说剪的是山……于是我顺水推舟,表扬他们剪的好,并进一步说,剪纸就是要有创意,这对于刚刚接触到艺术的孩子们来讲,这种鼓励无疑充分激发了孩子好奇、好强的个性,没过多久融入剪纸活动的幼儿越来越多,这种表面上看似与“一招一式手把手教”相违背的做法,恰恰应对了“民间艺术”“随意”之术,又符合了孩子们生性好动的特点,于是他们的胆子更大了,鬼点子更多了,也敢于支怪招儿,教室不再是循规蹈矩的地方,孩子的独特个性发挥的更加充分,孩子们学会的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与合作,保证了“群体学艺”的氛围,于是我把握时机将民间剪纸的纹样和简单的理念一点一点的渗透给孩子。一段时间之后,在稚嫩的作品中很难再见到老师的“影子”,克服千面一律的教学弊端。
    通过不断地努力,幼儿在纸艺活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一次次的展示活动中,孩子们用他们灵巧的双手,折剪出一幅幅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作品,使参加交流的老师叹为观止。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新课程理念。孩子们在五颜六色的色纸上,用双手创造出了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实践证明,幼儿通过纸艺活动,其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成人看似不成材料的废纸上,幼儿会巧妙安排,合理利用。另外,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在纸艺活动中得到了培养,他们会协商安排内容,会合作完成作品。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手巧则心灵,纸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促进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不用笔勾线,全凭自己的想像发挥,极大地发展了自身的创造性。总之,缤纷纸艺,教会了幼儿用心灵感受生活的美,用双手创造生活的美,它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点击次数:81  发布日期:2015/4/21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