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宾:浅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淡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 四川省平昌中学 李贵宾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学困生问题日渐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困生不仅要承受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不同承度的影响。因此,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安心专业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与进步,走出因学习困难而导致心理贫困的误区,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学习问题主要是心态问题,其次是方法问题,学习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学习是很愉快的活动。老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常常力不从心,感到困惑无奈,为此本人抛砖引玉,谈点自己在转化学困生的认识和经验。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大教育家孔子曾强调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有些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不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学困生辅导不及时;三是社会原因。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四是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让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二、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对待学困生,单纯从学习上帮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我们既要扶困,又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培养健康心理,摆脱心理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1.正确理解认真对待学困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一般来说,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并非都是智力的问题。因而,当问题出现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甚至是厌恶自己的学生,而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他们为什么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何在?去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不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
学困生与优秀生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理解学困生存在的原因,认真细心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2.倾听学困生的心里话
教师如果做到不歧视学困生,与他们平等相处,放下教师威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让他们乐于说出心中所有的喜悦、烦恼、困惑、恐惧、失望、怨恨,甚至说出对老师的不满。教师默默倾听学困生的心里话,这样便于与学困生沟通。教师还要清楚“沟通不是追问”,只有学困生愿意与你倾心长谈,你才有可能转化他的消极情绪。与他们沟通时,应及时给他们肯定和鼓励,这样学困生才会更乐于与你接近,甚至可以说出心中的秘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其兴奋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转化学困生重在落实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各种方法适时使用,重在落实。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纯真的感情,这样,学生就会信任老师,对老师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便会欣然接受。经常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学困生立志,引导学困生阅读名人传记,举行“放飞理想,实现自我”主题班会,陶冶学困生的情操,使其从小立下雄心壮志,进而产生学习动力。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想方设法把其特长方面和兴趣爱好引到学习上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课堂教学时要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对他们微小的进步都要充分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外要及时辅导,使其能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对其错误的意见和错误的方法要耐心纠正。对学困生知识的缺欠程度要了如指掌,应本着循序渐进、学有所得的原则去辅导他们,使其欠缺的知识得到及时补救。
4.教师要树立“亲民”形象
传统的观念“严师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在现实中暴露出很多弊端,甚至由此还引发了很多家庭或社会悲剧。特别是现在的很多学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经历的事情少,遭受的挫折更少,抗挫能力较差。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工作中,我极力放下架子,尽量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有的学生偶而会言行中犯点错误,我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维护他们的面子,但我会选择时机委婉地提出批评。很多时候,我都是主动去接近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在心灵上与他们沟通。因此,好多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我倾诉,把我当作他们可信赖的朋友。有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起工作来得心应手。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学困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