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黄宏坤: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意义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黄宏坤
    九年义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造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教学,大多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但是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许多教学环节中都能多方面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我们现用教材是课改教材之一,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增加实验探究教学,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化学实验探究创设了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的实践活动,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教学。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认为实验探究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过程或方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验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了。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初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做实验由被动变为主动,显示了学生在受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陈旧呆板的教学模式在一些学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为: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照教师设想做出答案,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直接得出预定答案,这种只重结果,不管学习过程,不顾学生心理体验和心理感悟的呆板的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正是基于顺应现代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废除旧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制法都是以实验为基础,旧的教材中,设计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这只能说明某一结论是正确的,然而,得到这一结论的过程如何?却被忽略。其实,科学家得到任何结论、任何发现都是需要一个探究过程,如果教学中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示出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探究性实验教学重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寻找学习课题,强调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活动获得体验。
    三、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创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地去背、读、记,没有时间去顾及发挥自己自由创造性思维空间。实验探究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它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境下,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末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探索,从中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往往片面强调操作上的共性,而忽略了其特殊性。学生为了记忆方便会过于死背问题,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在讲氨分子扩散实验时,由于提出的问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氨水中除了存在氨分子外,还含有那些粒子,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分组讨论可知,氨水中除了存在氨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OH-、NH4+三种粒子,到底是那种粒子运动到别一个烧杯中使酚酞试液变红呢?还须要近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这就很好的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是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的实践活动,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学生只会看实验,但缺少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要明确的观察对象,要注意观察顺序。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观察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变化,另外还要根据分析观察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采用了对比、归纳、推理总结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开发学生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使学生获得准确而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积累和灵活应用。在比较中,特别要注意找出比较物的差异和共性。通过比较,学生对比较物所涉及的知识的深度、广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记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通过各种对比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推理能力。
    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等进行实地探究,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对比,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探究。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如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探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微观世界的化学环境。比如:对蜡烛燃烧前后的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本是很平常的现象,但通过探究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无不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强烈鲜明的实验现象往往使学生欣喜若狂。我们及时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断的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远比书本上知识的兴趣浓厚,由他们亲身实验,看到现象,归纳结论,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参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才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尝到了兴趣,体会到了感觉后,形成了长久的兴趣。因此重视实验探究教学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总之,实验探究教学体现了知识的传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在活动中学习、观察、体验,使学习活动本身能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探索兴趣而不至于泯灭探索的好奇心。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它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我们坚信随着实验探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探究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方面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点击次数:176  发布日期:2015/3/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