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钟兴敏:浅谈有效指导小学生的创新作文

    浅谈有效指导小学生的创新作文
    ◎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中心小学校 钟兴敏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是地质学家宋叔和的经典名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有新气象。自然界如此,当今世界亦是如此,知识经济已扑面而来,整个社会进入了人才竞争、思维竞争的新时代。
    转变观念就是:教育需要创新,教师是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教师核心素质。创新能力具体包括:1、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2、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维的创新思维。3、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4、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5、强烈的实践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素材可写。
    一、科技社团活动,一枝独秀。
    我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创新、创新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例如: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社团活动后写的科学小论文如下:
    《中国制造》
    我每个星期四下午都参加了科技兴趣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拼装车模、轮船、飞机等模型,学习改装汽车模型,更换飞机零件。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
    现在,我已经开始着手发明汽车了。我先把玩具汽车的轮胎皮取下来,再用钉锤在上面每隔一两厘米打个小洞,用来吸收发动机发出的声音。接着,在轮胎的里面装上钢丝球上拆下来的铁丝网。有了净化过滤器,汽车尾气就可以从小孔排出,变成清新的空气。然后,我拿起废旧的玩具车壳和轮胎,上了一个螺丝帽,让它们合二为一。我又把排气管用木条围到轮胎的周围,让废气往轮胎里面排。我的汽车外壳呈流线型,用以减小行驶过程中的阻力;我的汽车用特制的水作燃料,即使没水了,也能吸收太阳能作为动力。
    如果这一梦想实现的话,静音、节能、环保的中国制造汽车就将傲然问世,也将带给我们的家园蓝天绿水,带给老百姓幸福的生活。
    现在看来,我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但我相信——万事一切皆有可能,我的梦想一定会在将来实现!
    二、科学观察实验,启迪智慧。
    联系我多年来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实际,对于创新,我有几点感受就是:
    (一)、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教育工作更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在教育工作实践中要强化创新意识。
    (二)、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创新活动不是简单随意提几个花哨的新提法,创新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依据才能真正推动工作的前进。
    (三)、创新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要按照这个精神去做。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英国作家史迈尔的名言: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斯迈尔斯也曾说过:“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生命各方面的成就。”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云聚云散,春去秋来,这都是大自然的循环,而一枝一叶,一花一草,一方岩石,一片土坷,草间的一滴露,山头的一抹云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都蕴藏着无尽机缘啊,让我们用心去体验吧!又比如我班雨俊同学观察了《磁铁》实验写的一篇科学幻想小论文:
    《不相撞的汽车》
    在今天,汽车追尾相撞的事故举不胜举,痛心之余,我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同极的磁铁会互相排斥,这是个常识,何不将它应用于汽车制造上呢?
    在汽车外壳的前后左右四周,都用可调整磁极的不易碎的塑料磁铁制成,前后左右四方,须得安上指示灯(醒目一点)当然这样的前提条件是:1、必须人人都开这种汽车。2、磁铁的磁力要求很高,要高到足以改变汽车力量的运行轨道。3、磁铁的磁极可以随时调整,且要快捷,一按键就换过来的那种。下面可以在理论上实践一下了。
    实验: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突然失控,撞向前面一辆车的车尾,前面一辆车的车尾磁极指示灯为“N”,失控的车主立马将车头磁极调整为“N”,然后,车子撞过去,因强大的两股磁力相互排斥。然后,结果有两个,(1)、磁力排斥强大,失控车与正常车立马拉开。(2)、磁力不太大,但改变了车的轨道,失控车从正常车旁边冲过,有惊无险!
    以上实验与制作材料都在现今的科学范围内,因此个人认为可行,虽然我只是纸上谈兵,可我真切的希望我的梦想能付之实践,这个奇思妙想能为人类造福。
    三、抓住灵感理思。
    我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意见,而且还要在创造想象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捕捉住灵感理思——运用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自己想法是否有可能实现。例如:学习电磁铁知识以后,学生可能发出电磁铁真好玩的感叹,教师就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一个电磁铁玩具(或小作品)。学生提出设计思想后教师就要指导其运用所学知识推敲设计的可行性,一旦可行就鼓励其付诸实施。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不断对自己所获的灵感进行理思的习惯,为创新作准备。
    四、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评讲并展出,或者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鼓励、指导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好创新作文的欲望。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华民族要开创新时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我们复兴教育工作者岂能袖手旁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点击次数:185  发布日期:2015/3/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